四塞
四塞充塞四方。《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郑玄《笺》: “塞,充实也。”《说文》:“塞,隔也。”《礼记》有:“四塞告至。”注:“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司马相如《长门赋》:“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空中浮动的乌云汇聚一起充塞四方。
四塞(-sài)四面皆有天险,可作屏障。《史记·苏秦列传》:“秦,~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四塞(-sè)❶ 堵塞,不通。文天祥《正气歌序》:“乍晴暴热,风道~。” ❷ 充满,遍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 各种状态的国家
各种状态的国家平原国家:土国 主权完整的君主国家:独立王国 境内多沼泽之国:泽国 游牧国家:行国 夷狄国家:阴国 处于荒漠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龙荒 贫穷落后的国家:贫国 穷国 窭国 缺乏粮食的国家:饥国 邻近的国家:邻国 邻封 邻邦 旁国 四方邻国:四邻 和好的邻国:和邻 关系密切、相互依靠的友好邻邦:唇齿之邦 唇齿之国 敌对的国家:敌国 敌庭 邻近敌国:邻敌 小的国家:小国 下国 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附庸 极小的国家:蜗牛国 弱的国家:弱国 罢国 羸国 瘠牛羸豚 弱国微民:枯槐聚蚁 衰败混乱的国家:齐梁世界 被讨伐的国家:诛国 地处冲要的国家:衢国 统一的国家:一统天下 离散的国家:頖国 处于分裂动荡中的国家:破碎山河 被灭亡的国家:胜国 已灭亡之国:亡国 隶属或附属于某国的国家或地区:属国 属地 远方的属国:远国 附属于大国的小国:附庸 仆从国 封建王朝的侯国或属国、属地:藩(藩属;外藩) 古称分封及臣服之国:藩国 藩维 藩翼 藩邦 藩落 藩国、藩镇:藩垣 藩辅 四方屏藩国家:四塞 在诸侯中势力最大取得首领地位的国家:霸主 在诸侯国中处于盟主地位的国家:霸国 霸图 春秋后期指势力中等的国家:千乘之国 西方极远的国家:乌弋 被资本主义国家侵占并移民居住的地区或国家:殖民地 侵略成性的国家:虎狼之国
四塞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禮記·明堂位》: “四塞,世告至。” 鄭玄注: “四塞,謂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爲蔽塞者。” 陸德明《經典釋文》: “塞,先伐反,注同,又先則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