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lǒngduàn它的本义是说商人登高探望,以求易于获取高利的货物,进行交易。最初见于《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后来逐渐引申为把持和独占。在讲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时,借用了这个词。近代西方经济学中的“monopoly”一词译为“垄断”,就是从《孟子》书中借用来的。
垄断lǒngduàn把持和独占 △ ~行业|~经营。 【同】操纵
垄断lǒngduàn〈动〉把持,独占:垄断市场│垄断地位。 【同义】把持│操纵│独占。 【反义】分散│瓜分│竞争。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少数大企业就有可能在瓜分市场、规定垄断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形成垄断。
垄断“垄断”意为 “把持”、“独占”。在商业行为中,就是 “操纵市场”的意思。 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呢? “垄”,亦作 “垅”,指田埂。田埂分开田,犹田之墙,比田高,故 “垄”又指高地。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便叫做 “垄断”( 高而不相连属,中间好像 “断”了) 。 《孟子·公孙丑下》说,有一个人在集市做交易的时候, “必求垄断而登之”,以求易于获取高利的货物进行交易。那个人一定要登上 “垄断”,上下左右观望,以求看清在交易中怎样占到便宜。由此,后世 “垄断”一语便引申出把持、独占的意义。 把持
把持霸持 揽摄 揽持 把持和独占:垄断 雄占 把持政权:操权 专政 擅政 颛政 专制 把持国政:专国 擅国 颛国 把持朝政:专朝 擅朝 把持兵权:专兵 颛兵 包揽,把持:积揽 越分把持:僭持 严密控制把持:钳固 广泛把持:横霸 (独占位置、权力等,不让别人参与:把持)
另见:专断 独断 独掌 操纵 控制 垄断lǒng duàn动词。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引申为把持或独占,用于贬义。 【例】不少的干部是站在民众之上,而不是站在民众之中,他们是以人民的上司自居,而不是以人民的勤务员自任; 他们是越权垄断包办一切,而没有尽到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刘少奇《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
垄断(同)把持 (反)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