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埃及诗圣
埃及诗圣埃及诗人、剧作家邵基(Ahmad Shauqi,1868—1932)。出身贵族,从小受阿拉伯文学熏陶。曾留学法国,回国后在宫廷任要职。作品既有阿拉伯传统诗歌的古风,又有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风貌。早期诗歌除为宫廷歌功颂德,大多以赞美古老文明来抒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情感,写有史诗《尼罗河流域的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作转为对殖民主义压迫的反抗、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作品如《啊,尼罗河》、《狮身人面兽》、《在金字塔下》。晚年,借鉴莎士比亚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造了埃及式的诗剧,为阿拉伯文学开辟了新领域,作品以《克娄巴特拉之死》、《莱伊拉的痴情人》最著名,后者揭露封建制度对自由爱情的迫害,有“阿拉伯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之美称。他的成就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埃及文艺复兴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阿拉伯世界极享盛名,1927年被授予“诗王”称号。是阿拉伯现代诗歌复兴运动的“三杰”之一,在埃及有“诗圣”之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