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碌yōnglù〈形〉平庸而无所作为:庸碌之人︱一生庸庸碌碌。 【同义】平庸。 【反义】成功︱有为。
【庸碌】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如:庸碌无能。
庸碌yōnglù平庸,没有作为。用于人、人的生活等。例如: ❶ 此人平生庸碌,根本没做过什么大事,这是本乡的人都知道的。 ❷ 这位赵女士大概有二十六七岁了,一眼看去便知道是个庸碌的人物。(茅盾《虹》) ❸ 他“尸位素餐”,是个庸碌之辈。(鲍昌《庚子风云》) ❹ 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冰心《寄小读者》) “庸碌”常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❺ 他庸碌无能,贪污腐化,为人所唾弃。 ❻ 他非常的谦卑,永远觉得陈述他自己是一种不好意思的事,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向是多么平凡庸碌。(老舍《蜕》) “庸碌” 可以重叠成 “庸庸碌碌”。例如: ❼ 在汉代,大小官吏如果在职既久,还不能表现其才能和政绩,庸庸碌碌,就很难混下去。(王超《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❽ 我们都不愿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张承志《北方的河》)
庸碌yōng lù形容词。平庸,没有作为,用于贬义。 【例】可是,他并不喜欢说他自己,他非常的谦卑,永远觉得陈述他自己是一种不好意思的事,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向是多么平凡庸碌。(老舍《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