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ju抵御。《荀子·君道》:“内以固城,外以~难(nan)。”(固:巩固。难:战乱。)
拒jù❶ 抵御,抵挡。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秦。”马中锡《中山狼传》:“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竭力~。” ❷ 拒绝。《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谏。”
拒jù❶抵抗;抵挡 △ 抗~|~捕。 ❷拒绝 △ 来者不~|~聘∣婉~。 说明: 7画;扌部;左右
拒❶抵抗;抵挡:~捕︱~敌︱抗~。 ❷不接受:~绝︱~谏(jian)饰非︱来者不~。
拒jù❶ 抵抗:拒敌│抗拒。 ❷ 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大海不拒溪流。
拒jǔ方阵。另见759页jù。
拒jù1 抵御;抵抗。如:拒敌。2 拒绝。如:来者不拒。另见757页jǔ。 抵挡
抵挡抵(抵敌;抵阂;抵搪;抵拦;抵御;当抵) 挡(~风;~雨;拦挡;拒挡) 亢(亢扞) 抗 敌(敌挣;支敌) 搪(~风;~雨)当(当敌;抵当) 拒(撑拒) 遏圉(应圉) 梗 遮拦 遮阑 惩御婴御 扞遏 支御 支吾 支撑 支架 遮架 招架 抵挡寒气:挡寒 御寒 荡寒 遮冬 取暖御寒:煖寒 抵挡热毒恶气:御蛊 用土石挡水:牮 抵御洪灾:抗洪 对抗抵挡:枝梧 闭关抵挡:闭拒 遮护抵挡:遮抵 拼命地抵挡:死挡 (挡住压力或抵抗:抵挡)
另见:阻挡 抵抗 抗拒
抵御
抵御抗(抗御) 拒 捍(捍御) 扞(扞遏) 抵挡 抵冒 抗御外侮:御侮 捍难 尊崇王室,抵御外敌:尊王攘夷 控制灾害,抵御祸患:御灾捍患 防守抵御:守御 防卫抵御:防拒 防捍 驱逐,抵御:攘却 迎击,抵御:逆拒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迎拒 (抵抗和防御:抵御)
抵抗
抵抗抗(抗衡;支抗;争抗;反~;对~) 敌(挺敌) 拒(拒格;扞拒;撑拒) 扞御 扞圉 撑抵 逆捍抵挡 抵抗外族入侵:攘夷 攘狄 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敌忾 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水来土掩 亲自抵挡敌人进攻:身当矢石 防御,抵抗:防拓 阻挡抵抗:阻抗 格斗抵抗:格拒 身陷绝境者做拼死抵抗:困兽死斗 困兽之斗 身陷绝境的人还要做拼死抵抗:困兽犹斗困兽思斗 虽困犹斗 兽困犹斗 凭借险要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负隅顽抗负隅死拒 负嵎死拒 负嵎顽抗 负险拒固 负固抗拒 控制着军队却消极抵抗:拥兵玩寇 不抵抗:束手(~就范) 抵抗不住:抵敌不住 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招架不住 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寡不敌众 众寡不敌 孤不胜群 多寡不敌 众少不敌 众寡不支 众寡非敌 众寡莫敌 寡不胜众 寡众不敌 阵脚已乱,抵挡不住:旗靡辙乱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抵抗)
另见:抵挡 阻挡 对抗 反抗 对手 进攻 屈服 投降
拒绝
拒绝拒(闭拒) 却(推却) 谢 障 逆 违阻 阻绝 屏绝 推郤 推辞 抗拒 答复对方,表示拒绝:回绝 反驳回绝:驳回 驳还 推却拒绝:推拒 推辞拒绝:辞绝 推阻 客气地推辞拒绝:辞拒 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七推八阻 拒绝对方要求的委婉说法:碍难从命 碍难遵命 阻挡拒绝:梗拒 闭门拒绝:拒闭 拂逆拒绝:逆拒 公然拒绝:色拒 坚决地拒绝:断然拒绝 严加拒绝:峻拒 峻却 假意拒绝:明推暗就 (不接受请求、意见、赠礼等:拒绝) 拒ju拒捕 拒敌 拒绝 拒聘 抗拒 婉拒 拒不执行 拒谏饰非来者不拒 深闭固拒 拒人于千里之外
拒jù
拒jù
拒❶法。《易是類謀》: “乾建度,坤拒謀。”鄭玄注: “拒,亦法。” (《漢學堂叢書》) ❷讀爲介距之距。《儀禮·少牢饋食禮》: “腸三,胃三,長皆及俎拒舉肺一。”鄭玄注: “拒,讀爲介距之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