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挟纩 |
释义 | 挟纩❶借指将士受到君王的抚慰感到温暖。唐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诗之二: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挟纩〈隐〉明清江湖诸行指小寒。见《新刻江湖切要·时令类》。 挟纩穿上丝棉衣服。比喻受人抚慰,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文选》五七晋潘岳《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 挟纩挟:披。纩(kuàng):丝棉絮。披着棉衣。比喻在困境中因受抚慰而感到温暖。春秋时,楚庄王率军攻打萧国,宋国与蔡国派出部队支援萧国,形势对楚国十分不利。时值严冬,前线将士衣衫单薄,无心恋战。申公巫臣劝楚王说:“士兵正在受冻,您还是到前线去慰问一下将士们吧。”楚王按照巫臣所说的做了,将士们果然受到极大鼓舞,身上都好像披上了温暖的棉絮。他们同心协力,最终将萧国打败。(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