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易箦 |
释义 | 易箦比喻病重将死。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遗音和蜀魄, 易箦对巴猿。 ” 易箦 易箦更换竹席。箦,竹席。《礼记·檀弓上》记曾参病危时,命其子曾元更换所垫的精美竹席(当时规定箦只用于大夫,曾参未曾为大夫,不当用,所以至临终时要曾元为之更换)。后因称病人临终为“易箦”。吕祖谦《与朱元晦》:“七日未后至家,先人既以巳午间~。酷痛冤毒,贯彻肺腑,求死无所。” 易箦调换寝席。《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 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 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后因以“易箦”喻病重将死。按当时礼俗,“箦”为大夫所用,曾参未曾为大夫,于礼不当寝终,故命易箦。唐柳宗元《柳先生集》九《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廪不余食,藏无积帛,……恒是悬罄,逮兹易箦。”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