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两物体间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相互吸引力。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与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地球、行星绕太阳运行,月球、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也与它们之间的引力有关。牛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首先肯定了这种吸引力的存在,并确定了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r的两质点间,此力的大小为F=Gm1m2/r2,方向沿着两质点的连线,称“万有引力定律”。其中G称“万有引力常量”,简称“引力常量”,等于6.672 59×10-11米3/(千克·秒2)。地面上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一般很小,但质量大的天体间的力就很大,所以万有引力在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中很重要。 力
力力(~度;~学;~点;~臂;~矩;分~) 使机械做功的力:动力 各种动力:水力 风力 火力 电力 热力 畜力 作用于物体的力:作用力 物体所承受的与表面垂直的力:压力 承受的压力:负担 强大的压力:高压 冲击力:冲力 枪炮的反冲力:坐力 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产生的冲力:惯力 物体受压产生的对抗力:应力 拉拽的力:拉力 曳力 物体所能承受的拉拽力:张力 拉力 妨碍物体运动的力:阻力 互相排斥的力:斥力 推斥力 相互吸引的力:引力(万有~) 吸力 地球吸引其他物体的力:地心引力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 大小方向不变的力:恒力 火燃烧的热动力:火力 火力强度:火候 火头 火色 火齐
另见:力气 力量
万有引力wàn yǒu yǐn lì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简称引力。1918年7月13日《教育部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选新生》:“物理: (一) 万有引力;(二) 力之合成及分解;(三) 运动定律及算法。”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牛顿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学问的人。他在物理学中,有很多超前绝后的发明,最著名的是‘万有引力’。”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Universal gravitation,万有引力。”◇摄力、宇宙摄力、万物互相牵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