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hǎizàng〈名〉 原指把尸体投入大海,是处理人的遗体的一种方法。现多指“海撒”。
海葬hǎizàng〈名〉原指把尸体投入大海,来处理人的遗体的一种方法。现多指把骨灰撒入海里,是安置骨灰的一种方式。 ◇ 前天,广州市首次举行了“海葬”仪式。(文汇报.1988.4.29) ◇ 与传统的土葬相比,火葬、树葬、海葬是丧葬方式的革新。(人民日报.2000.4.4) 埋葬方式
埋葬方式用活人或财物随同埋藏:殉(殉葬) 陪葬附葬 随葬 用物品殉葬:物殉 依附埋葬:托葬 迁柩附葬:迁袝 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旁边:陪陵 处理尸体的方式:葬(水~;海~;树~;墓~;土~;悬~) 火葬:火化 火厝 火浴 烧葬 斡葬 僧人火葬:烧身 僧人死后将尸体火化:荼毗 茶毗 天葬:鸟葬 筑穴埋葬:筑埋 合葬:祔(祔葬;祔窆;归祔;合祔) 附葬 同葬 同藏 同壤 同穴 同顷 合骨 合厝 合窆 陪陵 夫妻合葬:合墓 同穴 共穴 并骨 帝后合葬:合璧 许多尸体合葬在一起:丛葬 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昭穆 海葬hǎizàng原指把尸体投入海中安葬。新又指把骨灰撒入海水里,是安置骨灰的又一种方式。例如:“天津市殡葬管理处决定举办海葬,凡同意海葬的丧主可到指定地点办理登记,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将与有关部门协商举办庄重的首次海葬仪式。”(《新民晚报》1990.10.27)“近年,广州、杭州等市已率先实行海葬。”(《文汇报》1991.1.14)
海葬hǎizànɡ即“海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