矍铄jué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好,有神采 △ 精神~。
矍铄juéshuò〈形〉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精神矍铄。
矍铄juéshuò【释义】 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 【色彩】 褒义。 【近义】 饱满︱充沛︱振奋。 【反义】 萎靡︱龙钟。 【扩词】 精神矍铄︱矍铄的目光。 【造句】 ❍ 爷爷虽然已经八十岁高龄,但依然精神~,十分健康。 ❍ 照片虽然陈旧了,但他的双眼仍然透出~而和蔼的目光。 【正音】 “矍”不念作qú;“铄”不念作“快乐”的“乐”lè。 【正形】 “矍”的上半部不写作两个“贝”。
【矍铄】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 矍铄
矍铄老人精神强健。《后汉书·马援传》:“援(年已六十二)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哉,是翁也!’遂遣行。”周恩来《致严修》:“遥念长者病体日痊,精神~,当如私祷。”姚薇元《与杨树达》:“戒老近又得一女,偏怜备至,益见其精神~也。”俞平伯《与邓云乡》:“二翁均腰板笔挺,我有颓然之态,逊其~。”
矍铄juéshuò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除了形容精神之外,还可以形容神情、眼睛、目光和动作等。例如: ❶ 周老虽年逾花甲,但神采奕奕,精神矍铄。 ❷ 他已是快五十的人了,但他的精神,却很矍铄,像一个活泼健旺的青年。(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断片》) ❸ 他白发萧然,却神情矍铄,依然那样健谈。(刘白羽《樱海情思》) ❹ 汪方亮那矍铄的目光,不无讥讽地一闪……(张洁《沉重的翅膀》) ❺ 谢老先生矍铄地站起来,又连声说着“少陪”,就跑出去了。(茅盾《虹》) “矍铄”可以跟有关形容词连用。例如: ❻ 稍稍一停,忽然他矍铄光彩的两眼着意地注视着那个白磁坛子,……(吴伯箫《一坛血》) ❼ 清瘦矍铄的脸上露出喜色。
矍铄jué shuò形容词。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用于褒义。 【例】现在虽尚精神矍烁,面目光润,但已白发临头,谦和宽厚如一长者。(沈从文 《湘西》)
矍铄juéshuò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例 老大爷虽已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