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意识
科技意识一般指对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这种认识除了理论上的阐述外,可以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自觉性和采用新技术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科技意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邓小平提出这个观点时,看到了“最终可能是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社会发展前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这种认识下,生产活动中的科技研究、科技开发、科技进步、科技改造、新技术运用等都会出现崭新的面貌,成为经济振兴的先导。在人民群众中,科技意识不可能自发地迅速地树立起来,因此,科技报道与宣传把科技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对象,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
科技意识kējìyì·shi对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现代生活中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 希望《光明日报》和整个新闻界抖擞精神,为宣传“科技意识”再作贡献。(光明日报.1990.3.26) ◇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我们在“养海”过程中,更要增强科技意识和环保意识。(人民日报.2000.4.11)
科技意识kījì yìshi重视、利用和积极发展科学技术的意识。例如:“为了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要在舆论宣传、体制改革、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中国青年报》1991.5.24)“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企业领导同志必须增强科技意识,强调政府各级领导部门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科技日报》1991.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