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jíguàn原指一个人的祖居或出生地。语出《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富强者并兼有余,贫弱者糊口不足。” 东汉时,大地主把持政权,形成士族世家。三国魏创九品中正制,特别注重讲究门第等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出自高门大族。南北朝时期,官位和土地毕竟有限,官位又有高有低,土地也有优劣,世族之家内部起了矛盾。为维护既得利益,谱牒之学应运而生,成为门阀制度的标志之一、官僚统治的传家宝。 由于子孙繁衍和种种社会原因,户籍迁移,同姓分族,籍贯便应运而生。例如姬姓王氏中周灵王废太子晋之后一系,先分为琅琊、太原两族,太原王氏到唐代已有河东、威武、中山等不同的王氏分支。这些分支在居住地开族,以居住地命名,便成了籍贯。历代姓氏专著中常注明“望出某处”即指此。
籍贯jíɡuàn祖上居住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簿籍 古籍 户籍
籍贯jíguàn〈名〉祖辈居住过的地方或个人的出生地:籍贯是安徽。
籍贯jíguàn【释义】 祖辈居住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色彩】 中性。 【近义】 乡贯︱原籍︱祖籍︱老家。 【造句】 ❍ 我们~是杭州。 ❍ 请填上你的~。 【正形】 “籍”不写作“藉”。
【籍贯】祖辈居住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及冠;籍贯◉ 及冠jíɡuàn 冠:古代男子20岁举行冠礼,戴上成人戴的帽子。 书 动 指男子年满20岁,到了成年。〈例〉~之年/ 年未~/ 比及~,仗剑远行。 冠,这里不读ɡuān。 ◉ 籍贯jíɡuàn 名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例〉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人流徙,生于碎叶,是为其~。 籍,不要写成“藉”。 籍贯
籍贯籍(里籍;乡籍) 本居 贯址 乡贯 世代居住的地方:贯 原先的籍贯:祖籍 原籍 远籍 本籍本宗 本贯 老家,原籍:本家 在外寄居的籍贯:寄籍 邦国的籍贯:邦贯 世家望族的籍贯:本望 (一个人祖居或出生的地方:籍贯)
另见:出生 家乡 居住
籍贯jí guàn祖籍所在地:见第七名贾宝玉是金陵~,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贾兰,皇上传旨询问。(一一九·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