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分不清豆子麦子,形容愚昧无知。《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晋葛洪《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辨菽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儿渐长,魁梧可爱,然性绝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 知识
知识知(求~) 识(识知;常~;见~) 闻(闻识;闻知;闻见) 文化 肚杂 知识和修养:学养 各种知识:百货 文化知识:文墨 学问知识:学识 学解 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基本功 基本功的底子:功底 感性知识:直观 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心得 普通的知识:常识 新知识:异闻 理化知识:声光电化 声光化电 表面的知识:皮毛(略知~) 肤浅的知识:浅知 浅闻小见 一知半解的知识或技术:半瓶醋 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的知识:无尽宝藏 富于文才,知识广博:辞博 品德高尚,知识广博通达:大雅宏达 雅达通博 广具各种知识:博通 稍有肤浅的知识:略知皮毛 见识不广,知识有限:罕闻寡见 囿于见闻,知识短浅:夏虫疑冰 知识贫乏:寒腹 缺乏知识:浅薄 缺乏实际生产知识:不辨菽麦 不辨菽粟 不别菽麦 牂羝不辨 脱离劳动,缺乏农业知识:五谷不分 知识浅陋:穴处 虚怀 文化知识浅薄,爱读错或写错字:伏猎弄獐 金根伏猎 (实践活动获得的经验和认识:知识)
另见:认识 见识 阅历 经验 学识
不辨菽麦菽:豆类总称。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人愚昧无知,后也指缺乏社会实践知识。春秋时,晋国王室政权混乱。贵族栾书、中行偃杀死晋厉公后,另立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这便是晋悼公。周子不是长子,上面还有个哥哥。为防止大臣们说闲话,栾书等人故意制造舆论说:“周子的哥哥是个白痴,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楚,怎么能当国君呢?”(见《左传·成公十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