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shu❶延缓。《宋史·李繁传》:“民力稍~,得以尽于田亩。”(尽于:全部用在。)《左传·文公十六年》:“子,身之贰也,姑~死焉。”(身之贰:第二个身体。姑:暂且。) ❷解除。《左传·文公十六年》:“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楚国之难。”(斗谷於菟:人名。为:当。令尹:官名。以:从而。)《后汉书·庞参传》:“季子来归,鲁人喜其~难。”(季子:人名。鲁人:鲁国人。)
纾shū❶ 宽缓,舒缓。《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天子所予。”《宋史·李蘩传》:“关外麦熟,倍于常年,实由罢籴,民力稍~,得以尽于田亩。” ❷ 延缓。《左传·文公十六年》:“子,身之贰也,姑~死焉。” ❸ 解除。《后汉书·庞参传》:“季子来归,鲁人喜其~难。” ❹ 抒发。《北史·王肃传》:“二十二年平汉,阳瑶起为辅国将军,特诏以付肃,使~泄哀情。”《宋书·武帝纪中》:“以~怀古之情。”
纾紓shū〈文〉 ❶宽裕 △ 岁丰人~。 ❷缓解;消除(困难、灾祸等) △ 毁家~难(nàn)(捐献家产,为国减轻困难)|~祸。 说明: 7画;纟部;左右
纾❶解除:~难(nan) ︱毁家~难(nan)。 ❷使宽裕;宽舒。 ❸延缓。
纾shū❶ 解除:纾忧。 ❷ 延缓:民力稍纾。
纾〔紓〕shū1 延缓。如:纾缓。2 解除;排除。如:毁家纾难。3 宽裕;宽舒。《宋史·李蘩传》:“民力稍纾,得以尽于农亩。” 和缓
和缓和 和(缓和) 纾 宽暇 宽赊 宽缓 舒缓 缓款 缓解 详缓 平缓 和缓和急迫:缓急(轻重~) 阔狭 紧张疲困的情况得到缓和:宽纾 从容舒缓:优优简简 平和舒缓:和缓 简阔舒缓:简缓 宽舒和缓:阐缓 弛缓,缓和:松缓 宽空 放松,缓和:弛缓 方式和缓,不粗暴:和风细雨 细雨和风 和缓的样子:纷披 纷敷 (平和,缓和:和缓)
另见:形势 局势 变化 平静
排除
排除摒(摒除;~之门外) 批(~患折难) 纾(~祸却难) 遣除 驱除驱散 磨刮 斥去 屏除 屏退 屏逐 撩拨 扫灭 收拾 排荡 排除胸中的俗虑:洗虑 考察疑端,排除难点:稽疑送难 为人排除困难:束缊请火 竭力排除:力排 竭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力排众议 力排群议 力排众论 独排众议 力违群议 全部排除:摒绝 (除掉;消除:排除)
另见:删除 排泄
富裕
富裕殷(殷实;殷盛;殷润) 饶(饶益) 纾 赈 慇 绰(绰裕) 宽(宽展;宽裕) 丰裕 优豫 羡溢厚藏 瞻给 温足 富实 优实 余裕 家庭富裕:殷(殷实;~实人足) 殷实,富裕:殷厚 醰渥 富足殷实:盛满 丰厚 丰裕殷实:丰实 经济富裕:松宽 钱财富裕:方便 物资丰富,人民富裕:物阜民丰 丰足富裕:给富 富饶丰裕:饶裕 饶余 富饶,富裕:殷饶 安定富裕:宁盈 安乐富裕:康富 和乐富裕:洽足 富裕之极:富溢 (财物充裕:富裕)
另见:生活富裕
解除
解除解(解落;解纾;解散) 开(开除;开豁) 纾(毁家~难) 罢 弛 卸(卸除) 释(除释;蠲释) 用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解除不快的情绪:羯鼓解秽 羯鼓洗秽 花奴解秽 解除疑难:破疑 释疑 拔丁抽楔 辨别、解除疑惑:辩惑 治理混乱,解除迷惑:治烦去惑 理烦去惑 卸去负担:息肩 解除职务:解职 解除政务:解政 有所解除或得以解除:有豸 (去掉;消除:解除)
另见:消除 撤消 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