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不如目见谓耳朵听到的不一定实在,亲眼见到的才靠得住。劝人调查研究,掌握可靠资料。也说“耳闻不如眼见”。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记述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邺 (今河北省临漳县),临行,魏文侯嘱西门豹注意了解真情,不可轻信传闻:“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官: 官府。晦: 暗。明 ·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眼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五回:“看看新书,看看新闻纸,已经增长不少的见识。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
耳闻不如目见ěrwén bùrú mùjiàn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谓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战国初期,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临行时,魏文侯叮嘱西门豹要注意调查了解情况,不要轻信传言,其中有这样的话:“耳朵听到不如亲眼看到,亲眼看到了不如再走近它,走近它不如用手接触它。一个人开始做官赴任,好像乍走进一间光线暗的屋子,过段时间才能眼睛明亮,看得清楚,眼睛明亮了才能进行治理,这样治理才能成功。” 后来,人们引用“耳闻不如目见”这一成语,借以提倡“凡事要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力求掌握真实材料”。
耳闻不如目见(谚)耳朵听来的,不如亲眼看到的准确可靠。指耳听是虚的,眼见是实的。 也作 ❶ 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身受。 ❷ 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亲历。 ❸ 耳听不如眼见,眼见不如手摸。
耳闻不如目见谚指耳朵听来的,不如亲眼看到的准确可靠。语本汉·刘向《说苑·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文明小史》一五回:“幸亏从了这位姚老夫子,教导我们看看新书,看看新闻纸,已经增长了不少见识。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语本汉·刘向《说苑·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指亲耳听到的,终究不如亲眼看到的真实可信。
耳闻不如目见意为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 也作:耳闻不如眼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