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博览群书,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增长才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董其昌《画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出尘俗,自然丘壑内营,自成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读万卷书”,是强调学习的重要、博览群书才能知识渊博;广泛阅读方可汲取创作经验,从中获得借鉴,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如果就文学文,停留于摹仿,随人脚后,则不会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行万里路”意在强调深入实际、观察事物对创作的重要作用。写作必须具有广博的见闻,丰富的阅历。对事物有深刻的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素材,陶冶情志,积聚文思。这种既重视学习,又重视实践的文学观在董其昌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陆机认为进行创作必具有两个途径: 一感于物,二本于学。刘勰提出“积学以储宝”和“研阅以穷照”。陆游倡导“饱以五车读,劳以万里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强调读书学习,借鉴写作经验和丰富阅历对文学创作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博览群书,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增长才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为既要有书本知识,又要亲身参加社会实践,获得实际经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书本知识要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明·钟惺《题马士珍诗后》:“马郎性情在山水间,发为文章事业,自当入妙。寄语画师,勿以为戏而戒之。异时予衰不出游,马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应作真形图寄我。” 【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把这两件事并列一起而言之,细细想想,这实在是大有道理的。在这里边,既有做学问的道理,也有做人的道理,因为由这两条途径,可增长见识,广阔胸怀。(智秀琏《在书中行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ú wàn juàn shū,xíng wàn lǐ lù指人既要多读书,掌握书本知识,又要亲身经历,有实践经验。 【例】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最好有“读万卷书”的书本知识和“行万里路”的生活知识。(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 也作〔读万卷书,不可不行万里路〕。 【例】昔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可不行万里路。”如你这等英年,正是为国效力的时候,作这趟壮游也好。(《儿女英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