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
隐含实际话语片段中,有些词语没有出现但又不能明确补出的现象。如“他要求放他走”里,“放”的前边隐含了 “别人”,但“别人”不能补出,因为实际上它不可能出现,省略的词语可以补出,隐含的词语不能补出,这就是省略和隐含的区别。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作“零形式”。参见“零形式”。
隐含指语义上具有某个成分但在表层结构缺如,而在实际上这缺如的成分都不补出, 也不须或不能补出的现象。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 ‘你一言,我一语’, 可以在 ‘一言’ 和 ‘一语’ 前边添补 ‘说’或者 ‘来’, 但不能限定是 ‘说’ 或者是 ‘来’, 并且实际上都不这样说, 我们就只能说这里隐含着一个‘说’ 或 ‘来’, 不能说省略了一个 ‘说’ 或 ‘来’, 至多只能说省略了一个动词。同样,在 ‘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 里边, 可以说 ‘参加’ 前边隐含着‘他’, ‘放’ 前边隐含着 ‘别人’, 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 和 ‘别人’, 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隐含’ 这个概念很有用, ‘隐含’ 不同于 ‘省略’, 必须能够添补才能叫做省略。” 包含
包含包(包孕;包函;包涵;包藏;包吞;包畜;包蓄;包笼) 含(~水;~金;含蕴;含藏;含孕;苞含) 函(~义;~数;函括;函盖) 寓(~于) 孕 娠 体 蕴含 蕴涵 韫含 韫匵 涵容 浑涵 韬涵 弥纶 苞裹 表示含有的意思:含有 包含几个方面:兼该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 包含美质:含章 互相包含:相盈 包罗,包含:虚涵 怀藏,蕴含:韬韫 作品中蕴含了作者的兴致和情怀:寄兴寓情 暗中包含:隐含 隐寓 隐涵 包含很多:海纳 并包(兼容~) 包含的东西非常多:无所不包 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森罗万象 充分地含有:饱含 浸透 包涵甚广:深含 深涵 渊含 渊涵 内心深含怨恨和愤怒:积怨含怒 (总体中包括有: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