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集解
集注、集解汇集各家解说,合为一书的一种著作体裁。如《庄子·逍遥游》:“而宋荣子犹然笑之。”王先谦《庄子集解》:“司马(彪)、李(善)云:‘荣子,宋国人。’崔()云:‘贤者,谓犹以为笑。’”《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 有的集解是多人合作而成的,与一般汇集各种解说的集解不同。如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是他与其他学者及学生集体作注,也称为《集解》。 集注、集解一般只注解经文,不解释传注。有的兼解经文和传文,虽然只用一家之说,也称为《集解》。如《春秋·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冬猎曰狩,行三驱之礼,得田狩之时。”《左转·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杜预《集解》:“郎非狩地,故书时合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