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科举三级考试之一。因举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的省试。会试之称始于金。金制,凡府试中选者均可参加会试,中选者方能参加殿试。元代会试于乡试次年的二月举行。明、清规定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各省举人皆可应考。逢丑、辰、未、戌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恩科”。考中者称“贡士”,可参加殿试。
会试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会集各省举人试于礼部,称之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考取第一名者称会元。《明史·选举志》:“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
汇市;会试;绘事◉ 汇市huìshì 名 ❶买卖外汇的市场。〈例〉出入~/ 来往于~。 ❷外汇的行市。〈例〉前段时间,美元~有所下跌。 ◉ 会试huìshì 名 明清两代各省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由各省举人参加。〈例〉进京~/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的1 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拒签辱国和约,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 汇事huìshì 书 名 关于绘画的事情。〈例〉忙于~/ 是以~图色,文辞尽情/ 章皇勤政之暇,尤善~。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举(贡举;试举) 闱(文闱;琐闱) 较文 场事 大比 奏名鹿鸣 锁院 科考 科试 科第 鱼龙阵 对科考的美称:荣科 科举时代为选拔武官而设的考试科目:武举 右科 科举武科考试:武考 武试 秀才选拔考试:县试 府一级的考试:府试 府考 科举时代唐宋州府举行的考试:解试 在省城举行的考试:里试 乡试 乡科 乡选 乡贡 乡闱 大比 大考 春季举行的乡试:春试 春闱 春榜 春府 春选 秋季举行的乡试:秋试 秋闱 秋榜 秋战 清代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院试(院试考) 乡试会试的第一场考试:头场 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京试 京闱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 会闱 乡试、会试:桂林杏苑 皇帝在殿廷主持的考试:殿试 御试 廷试 廷对 辰选 选考 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诏选 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关试 对贵族子弟的考试:试胄 考试文章:试文 考对仗:试对 考生或考官入场:入围 科考结束:撤棘 科举时代考场中的苦状:寸晷风檐 风檐寸晷 风檐刻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