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允代称君主的允诺。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 “臣妄陈大计,皆承俞允。” ○ 吁咈嘟俞 俞允
俞允允诺。《书·尧典》:“帝曰:‘俞。’”俞,应诺之词。后在一般书信中称对方准许为“俞允”。《颜氏家藏尺牍·何羽士规中》:“昔曾面求放鹤亭诗一二首,已蒙~,倘不吝珠玉,伏祈即赐铁画银钩。”
俞允允许。古代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宋史·赵普传》:“又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宋朱熹《朱文公集·答龚参政书》:“万一未蒙俞允,必至再辞。”后来一般书函中用作称对方允许的敬词。 请人的敬辞
请人的敬辞请(~教;~进;~坐) 请人答应:俯允 俞允 俯允 曲允 请对方解答:请问 请人指教:赐教 降喻 请人办事:拜托 邀请人来:移玉(~就教) 枉驾 请对方来访:赐顾(承蒙~) 请人理发:请发 请保留:惠存 敬存 请人明察的敬辞:电(~察)
允诺
允诺通口 领略 谐允 俞允 允诺的敬称:谨诺 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颔(颌头;颌首) 点头 允诺给予:许(~人;~身;~国) 允诺婚事:允婚 许嫁 女方家受聘允亲:接茶 允准,允诺:允俞 自愿允诺:愿许 言定允诺:订诺 信实的允诺:诺金 (允许,同意:允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