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
元气元,开始。《说文》:“元,始也。”气,我国古代哲学概念,常指构成万物的物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疏:“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汉王充《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一之气。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唐李子卿《聚雪为小山赋》:“始也散而从风,类元气之无象;今也结而为阜,若胚浑之初凝。”——(雪)开始时随风散开,好像混一之元气的没有形体;现在凝结成丘陵,犹如浑沌的胚胎刚刚形成。明沈一贯《日方升赋》:“如元气之泱漭,方流而未央。”——好象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的无边际弥漫,正流动没有止尽。
元气yuánqì(人、机构或国家等的)生命力 △ ~旺盛∣恢复~。
【元气】1 中国哲学上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2 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也用以指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如:伤元气。
元气yuán qì宇宙自然之气。《九思·守志》:“食元气兮长存。”王逸注:“元气,天气。” 生命力
生命力活气 生气 生力 生意 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元气(不伤~) 人先天的元气:铅汞 有生命力的:活生(活生生) 具有生命力和生气的:活泼 活泼泼 富有生命力和朝气的样子:生机勃勃 富有朝气和生命力的样子:生机盎然 生命力强:旺(旺盛;兴~;正~) 盛(炽~) 没有旺盛的生命力:苍白(~无力) 失去生命力:僵死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枯木再生 枯木再春 枯枝再春 枯树生枝 枯树遇到春天又恢复了生机:枯木逢春朽木逢春 (事物具有的生存、发展的能力:生命力)
精神1
精神1精(聚~;励~;养~) 神(神脑;神精;神光;神弦) 魂(魂光;魂精) 元气 灵明 精力,精神:元神 精神气息:神气 精神和身体:心身(~健康) 精神振作:抖擞(精神~) 患病而精神疲乏:恹 精神颓废,毫不振作:颓堕委靡 精神不振、沮丧失意的样子:嗒焉若丧 嗒焉似丧 嗒焉自丧 嗒然若丧 因内心受到极大吸引或内心受触动而出现精神失控的状态:销魂夺魄 销魂丧魄 销魂失魄 销魂荡魄 消魂夺魄 消魂丧魄 消魂失魄 精神和志气丧失:神分志夺 (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
另见:体力 鼓动 振作 情绪 沮丧
元气yuán qì指家庭或人的生命力: 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十九·421)这位先生擅用虎狼之剂,如今大人~十分伤其八九,一时难保就愈。(六九·16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