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形容威风凛凛、神气十足的样子。
八面威风[威风八面];威风扫地
○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形容神气十足:歌星在歌迷们的前呼后拥下,真是~,神气得了不得|大将军~,做啥都是一抹不梗手。也说〖威风八面〗。
●威风扫地wēi fēng sǎo dì指威风完全丧失:滑铁卢一战,弄得拿破仑~|以前威风八面,如今~|“大人物”~,理屈词穷|他在群众中已~|~,丢人现眼。
八面威风bāmiàn-wēifēng形容神气十足,威势逼人的样子。 【反】威风扫地
【八面威风】形容威势甚盛。
八面威风“八面威风”表示处处威风,形容声势显赫。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义军蜂起,朱元璋率义军挥戈南下,势不可挡。有一天,他与大将徐达乘舟过江,老船公一眼认出了他俩,便笑呵呵地喊着号子说道: “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朱元璋听出这是预祝他夺得天下成为帝王的话,心中十分高兴,徐达也心领神会,十分欣喜。 后来,朱元璋果然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派人找到了那位老船夫,大加赏赐,并将小渡船涂上朱红漆,以示有功与纪念。事见明·董毅 ( 谷) 《碧里杂存·满江红》所载。此后,“八面威风”一语便流传开来。 为什么是 “八面”呢?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有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方,共八方,方犹面,故为 “八面”。 “八面”之外再无其他的 “面”,故 “八面威风”即表示处处威风,处处威风也就是声势显赫之意。
八面威风比喻威势极盛。明太祖初得和阳,欲图江南,与徐达乘小舟,于元旦渡江,舟子发口号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太祖得此吉语,与徐达蹑足相庆。见董谷《碧里杂存》上。 八面威风
八面威风形容威风凛凛、神气十足的样子。 威风
威风雄风(~犹存;重展~) 风宪 头踏 威势,威风:棱威 威风和本领:威能 声势,威风:声威 皇帝的威风:龙威 虎将的威风:虎威 权势者的威风气派:豪焰 女子发怒时显示的威风:雌威 雌风 权势者与其爪牙串通作恶表现出来的威风:狐虎之威 暴虐的威风:嚚威 威风使人敬畏:威风凛凛 凛凛威风 威风十足:八面威风 令人敬畏的气派和威严完全丧失:威风扫地 (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威风)
另见:声势 气势 威势 威武
气势逼人
气势逼人作作有芒 剑拔弩张 神气十足,气势逼人:八面威风 威风八面 八面威灵 言辞犀利,气势逼人:锋芒逼人 骄傲自大,气势逼人:盛气凌人 盛气凌人,十分傲慢:气焰熏天 骄横跋扈,气势逼人:气势熏灼 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咄咄逼人 逼人咄咄 咄咄逼人的样子:陵厉
八面威风bā miàn wēi fēng名词性,偏正结构。形容威风凛凛,神气十足,用于褒义。 【例】可惜的是这些八面威风的世界冠军却未能在不久前的汉城大赛上再展英姿,因为他们在年初的肯尼亚田径选拔赛中纷纷落马,败给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 《中国青年报》 1988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