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运用“8S”工具提高学生护理安全意识
范文

    刘海波+邱建明+张在奎+于萍+马长松+高乃尧

    【摘 要】 “8S”管理理论,最先开始于企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管理者又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引入到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各国管理学界的认可。本文结合“8S”在护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8S”工具提高护理学生护理安全意识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多重分析,认为运用“8S”工具,能提高护理学生护理安全意识。

    【关键词】 “8S”工具;护理学生;安全意识;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有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发生护理安全的比率超过54%。[2]因此,探讨如何降低低年资护士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3]低年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过高折射出入职前的护士护理安全意识淡薄,这与护理学生在校护理安全教育匮乏有一定的关系。

    “8S”管理理论,最先开始于企业,包括最初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4])以及后来新加的“3S”(素养、节约、学习)。由于这种管理工具在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等方面有很大成效,逐渐得到各国管理界的认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管理者又将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引入到其他领域。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从2011年开始探索将“8S”管理中的安全管理理论引入到临床护生安全管理中,对护理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进行培养研究,并对引入前后,临床护理学生的护理安全意识情况进行数据比较,发现具有可比性,效果明显。

    一、一般性资料

    学院为一所护理高等职业院校,设有护理系(普通护理、老年护理)、助产系、医学与检验技术系、药学系、口腔工艺技术系等13个系。从学院护理系(普通护理)五年制2011级高等护理专业23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其中11个班540人(男生38人)为比较组,推行“8S”管理;剩余12个班557人(含有男生42人)为一般组,进行常规性一般管理。两组学生入学后均为随机编班,在生源地、年龄等入学条件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013年5月,学院举行庆祝护士节护理安全大赛,对两个小组的学生护理安全技术掌握情况进行比较。

    二、方法

    1、通过前“4S”规范常规护理安全行为

    一是制定方案、加强培训。制定了《学校8S管理实施方案》,对学校8S管理办法作了总体规定,就物品摆放、安全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举办了8S管理知识培训讲座,全体教职工参加,使全体职工对学校实施8S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并从思想上得到高度重视。二是制度作保证,确保8S管理顺利实施。出台了《学校8S管理考核细则》以及先进个人评选办法,从制度上确保8S管理顺利实施。三是以检查促落实。学校成立了8S管理督查小组。督查小组负责每两周一次对护理系护理示教室、护理准备室等现场进行检查考核,并随时抽查;由专人负责汇总、记录;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就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限期整改。

    护理安全意识的养成从物品的有序摆放开始培养。按照前“4S”标准,将操作材料科学分类,物品摆放合理存放有序,实训环境窗明几净。常规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将已知的操作标准化,要严格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不打折扣的练好。并做好指导监督。

    2、通过后“4S”管理强化突发性护理安全应对能力

    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护士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自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护理安全有很大的突发性,低年资护士之所以发生护理安全的概率较大,与其资历浅、见识少有很大关系,因此从学生阶段开始抓安全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一是将医院中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作为警示案例来对学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可先将案例发生的情景还原给学生,但不要急于告知解决的办法,等学生知晓情况后,就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何解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之后对照解决方案,分析找差距,反思产生的后果。二是对护理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的时间适当延长,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适当压缩。学院积极探索“双习”(见习、实习)的培养模式。目前,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护生的培养模式,大部分仍然是“四年理论、一年实习”的老模式,即:四年在校理论学习(包括文化课、专业课、校内实践等),最后一年8-10个月的临床实习。这种培养模式使得理论的比重过大,实践的比重过小,对培养护理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形成了很大的局限。本校针对这一弊端,大胆进行改革,探索将学生第四年的在校的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周的前三天(周一到周三)在校学习理论,后两天(周四到周五)到医院见习的模式,護理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在校理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第四年的边理论边见习,更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增长。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三、效果

    在校护理学生安全意识提高。

    将“8S”管理理论推行到在护理职业院校护生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安全意识水平。

    四、讨论

    1、前“4S”规范常规护理安全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常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有多方面:“不遵守操作规程制度导致的医疗差错”、“操作技术不高导致的护患冲突”是其中的两大方面。因此,从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该灌输给学生“遵章办事”的理念。护理操作技术是一种肢体技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定型。因此在护理教育中,操作规范方面需要制定出合理规范的肢体动作,并通过制度的制定来加以约束和保证效果,指导监督让学生反复练习,练成“一针见血”的硬功夫。“遵章办事、技术精湛”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2、后“4S”案例和见习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突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的一种,能让人身临其境,具有直观、发人深省的良好效果,可以从理论上敲响安全教育的警钟,作为病人健康的守护者——护理学生,其安全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容忽视。到医院见习的护理学生,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学校截然不同,突发事件很多,如果她们的头脑中存储了一定的阅历,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不会手脚忙乱不知所措,而是根据头脑中的“库存”的案例应变灵活处理。见习期间学生以独立个体进入单位,在实际的临床护理环境中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5]这种理论联系实际不容小觑,可使护士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随着时间的增长,护理安全防范意识自然会水到渠成,且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效果会越来越好,最终内化为应对护理这一高危行业所需的自我保护本领,从而降低突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五、结论

    护理安全无小事。“优质的护理首先是安全的护理”,[6]没有安全,优质护理服务将无从谈起。护理安全作为衡量现代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是预防医疗事故的基石,时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环节。护理安全以预防为主。对在校护理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种源头教育,对树立护生护理安全自我防范意识,降低从业时间不长的浅资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建华,郝建春,等.案例分析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1)60-61.

    [2] 来名,浮淑慧,杨照丽,等.临床护理缺陷分析与危机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12)922-923.

    [3] 郑桂蓉,魏大琼.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信息警示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4(26)20-21.

    [4] 杨明莹,古吉吉,袁慧云,等.6S企业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6)2421-2423.

    [5] 方慧苹,任素英,等.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对新毕业护士平判刑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108-109.

    [6] 李慧鹏,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内涵[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65-566.

    【作者简介】

    刘海波(1963-)男,汉,山东诸城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