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范文

    付根源 贺彦凤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民生问题重要举措,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内在精神动力。近年来随着“乡村生态旅游”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风情文化,形成了系统地方特色生态乡村文化体系。这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凝结乡村合力、竞争力以及全面建成小康具有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旅游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8.178

    1 乡村振兴及文化建设重要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建设好乡村文化,解决“三农”这一民生问题。乡村是“三农”现实生存载体,它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部分也包含乡村人民生产生活、文化活动等功能,它与城市共同承担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地域空间。实施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乡村支柱产业,又要塑造内在灵魂。文化建设作为振兴战略内在灵魂,是解决城乡发展差异的动力来源。“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在国家衰”。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美好生活需求矛盾,主要矛盾体现主战场仍旧是乡村。事物发展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社会主要矛盾对立是美好生活需求,实行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富起来、强起来是在解决这一矛盾重要举措,这充分诠释党的初心和使命,践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 当今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动力源泉,是乡村振兴内在本质要求。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长期历史过程,当前仍旧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如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创新力不足等,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文化发展因素。我国当前仍是城乡二次元机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造成乡村精英人才严重流失,乡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乡村文化载体及形式单一,乡村自主竞争力不足无法形成系统文化体系。伴随着中国乡村加速衰退,乡村主导文化也在日渐流失,并逐渐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红色革命文化淡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是人类自身解放基础,因此探求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时下面临的重要抉择。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重要举措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党立足于基本国情结合乡村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指导方针。对乡村建设要以党总领全局,加强城市与农村融合,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乡村创造活力不断夯实乡村建设根基,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3.1 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当前中国处于两个奋斗百年交汇期,只有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习总书记“两山理论”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乡村不仅拥有质朴人文自然资源,城乡发展差异也给予乡村生态旅游广阔市场。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拓宽乡村红利来源。资本只有周转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业资本进入乡村市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科技为指导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劳动生产要素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高效流动,实现城乡互为补充,生态农业与工业相互增长的新型城镇化关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拓宽经济增长渠道和方式是农村振兴关键所在,也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色经济增长点,有助于改变农村传统经济发展结构,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留住人才,实现“农民、农村、农业”的增收创收。

    3.2 乡村文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就要加强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指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干,以本土乡村文化为内在补充。积极引导乡村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提高乡村整体文化素养。增强乡村文化竞争力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对于地方文化利用和开发不是坚持固步自封的态度,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交流融合借鉴城市文化的先进部分,吸收其他优秀文化并且积极学习国外乡村文化优秀成果,提升文化内涵,使乡村文化更易接收。各地政府要以本地特色乡村资源为依托,提升文化内涵,形成系统乡村文化体系,进而加强乡村核心竞争力。

    3.3 乡村人才及政策发展

    党的性质就决定必须坚持党对乡村工作的领导地位,始终确保党把握全局,使农村振兴战略拥有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这是能否实现振兴的决定因素。乡村精英人才以及其附属社会资本是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他们是传统优秀乡村文化的前沿守护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态乡村推动家和践行家。因此加大乡村优秀人才队伍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及基础设施,健全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乡村治理体系;实打实、硬碰硬夯实“精准扶贫”政策,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保障和改善乡村民生,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从而把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3]杨婷婷.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略论乡村文化建设[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01).

    [4]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03).

    基金項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改项目:地方高师院校“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SJGY20180523)的阶段性成果;是牡丹江师范学院重点教改项目(17-XJM19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付根源(1992-),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3: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