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的实践与对策 |
范文 | 袁雪妃 孙悦 [摘 要]吉林市国泰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出现了农产品难卖、价格低迷、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为此,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业。本文以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为主线,分析了当前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中的缺陷及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加强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的流通加工技术与实践效果,为打开全国市场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副产品;流通加工;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A 1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介绍及加工情况 1.1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介绍 国泰农业旗下营运了两家实体公司,下设3大战略业务单元板块,分别为农业生态、种植、有机,在农产品销量上拓展了多种营销渠道,与众多商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农产品米杂粮精深加工具备了地产与特色的营销优势。同时也在水果、蔬菜、气调保鲜、冷藏、全程冷链物流等方面拓展了全新的业务类型。已精准渠道定位进入KA商超系统卖场直销,全系产品已得到消费者的美誉度和知晓率,在市场同类品中已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化优势。同时旗下《斗盈》与《在之禾》两大品牌已经获得市级粮食协会单位和市知名商标以及省级著名商标的认证,获得放心粮油工程诚信企业称号。但是其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依然较低,与国内其他同类型产品尚有一定业绩差距。而且由于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也出现了一定的销售低迷现象。 1.2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加工情况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加工设计年加工产能30000吨水稻。生产线采用日本进口佐竹全自动数控,日加工120吨精制米生产线及两层脉冲式一层布代式除尘设备等配套设施组成。包装流水线4条分装线,充食用二氧化碳吸塑及抽真空热合装等不同规格包装流水线精确计量零误差。公司通过IS09001认证,并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认证。目前的年生产量可以达到,冷冻贮藏特色果蔬产品10000吨,精深加工特色米及杂粮产品40000吨,仓储粮食50000吨。旗下种植基地位于昌邑区桦皮厂镇新胜村;丰满区前二道乡马相村、二道村。基地面积2.46万亩,有机生态种植水稻约600公倾 ,已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双A级绿色食品种植标准规程>控制管理,国泰上游种植,生产到中间加工,包装环节及终端销售全过程无缝对接闭合式订单协作。為农产品深度加工提供了技术保证与种植资源保障,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基础条件。如何利用以上诸多优势,创造全新的农产品利润点,是当前吉林市国泰农产品的发展重点。 2 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中的缺陷及问题分析 吉林市国泰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出现了农产品难卖、价格低迷、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究其近些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同类型产品的市场化分析,能够明确在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中的缺陷主要为三个方面:缺乏网络营销空间、物流环境条件单一、缺乏流通加工技术。 2.1 缺乏网络营销空间 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虽然建立了商超供应系统,与沃尔玛、大润发、华联、华润万家等六大商超系统,超过300家一级利润卖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是在网络营销方面较同类型产品存在一定的营销滞后性,并未获得较高的网络市场占有率。而同类型的农副产品在网络销售中获得了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是打开网络市场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目前尚未开辟出这一重要的消费点,以至于出现了价格低迷与农产品难卖的不利现状。因此,进一步研究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并为其开辟网络营销环境,也是当前的流通加工环节中的重要问题。 2.2 物流环境条件单一 以往时期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的流通环节中采取了“公司订单+基地+农户”的生产结构,多数农副产品在本地深加工处理,通过本企业物流配送部门(吉林市远望谷物流有限公司)负责送达指定合作商家。虽然在物流配送环节上保证了农副产品的配送时间安排的有序性,但是并未完善流通加工技术的时效性。以至于农副产品仅能在产地加工之后,被配送到指定地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合作商家对于农副产品的开发、宣传、再度包装等创新点。因此,无法在全国市场打开更大的市场销路,创造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点。为此,改善物流环境条件单一的现状,也是促进和完善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2.3 缺乏流通加工技术 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经营范围较为繁杂,其中涉及种子研发、生态、种植、粮食烘干、仓储、果蔬气调保鲜、冷冻贮藏、农产品技术开发、精深加工、销售、综合冷链物流配送等相关经营内容。虽然在前期经营环节中保证了销售收入9468万元,利润720万元,利税460 万元的最高业绩。但是严重缺乏流通加工技术也局限了农副产品的中间环节销售渠道。由于农副产品对于生产环境提出了特殊要求,从北至南的配送过程中,极易受到室温变化而造成农副产品质量下降。为此,多数同类型企业采取了流通加工技术,在销售地完成二次加工,以便在二次加工过程中核实农副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目前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的经营范围内并未涉及此项业务,严重制约了农副产品的异地销售环境。对于全国市场的可拓展空间造成了一定影响,也限制了《斗盈》与《在之禾》两大核心产品的主营范围与全国市场占有率。 3 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生产的改进策略 3.1 开展电商平台 网络营销渠道是打开全国市场的第一关卡,如果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无法在电子商务平台得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难开发全新的市场空间。从同类型产品在网络营销中获取的利润空间分析,农副产品本身的网络销售额逐年递增,各地区消费者的网络终端消费习惯已经形成。那么也为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创造了一定的网络营销适应度,并不需要针对农产品的特殊消费结构进行包装,仅需要拓展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便可以获取较高的消费者认同感。诸如产品质量、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鲜活程度等附加值,都是在网络营销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宣传点,而吉林市国泰的多数农副产品本身也具备以上诸多优势。因此,进一步拓展电商平台不仅是创造全新利润点的有效途径,也是树立品牌口碑的最佳契机。如果网络平台打开了全国市场的认可度,线下操作也可以逐步渗透到其他省份,为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的全国市场规划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的可信度基础,并形成线上线下的双向发展优势。 3.2 物流整合平台 目前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主要产品包括5大果蔬农产品,以及约30个品种的农副产品类型。每一项农副产品类型对于物流配送体系都具有自身的特定要求,以果蔬农产品为例,其配送环境的温度条件便是影响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在省内销售网点,如长春欧亚、大商新玛特、沃尔玛、大润发等华东渠道具备了物流配送的基础条件。但是诸如东北三省和上海市等地区的拓展物流业务能力显然不足。如果单纯依靠本企业的资金建设异地仓储环境也并不现实,其投资回报率仍然无法达到收支平衡。为此,与第三方物流平台合作,整合现有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环境尤为必要。一方面,在推进电子商务营销环节上势必要与多数快递公司展开业务往来,而利用合作关系建立全国配送网点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如果规划出全国范围内的异地流通加工技术平台,也需要更多的物流配送资源。因此,整合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和补充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环境,是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生产打开全国市场的必要基础条件,也是支持电商平台和流通加工平台建设的基础保障。 3.3 流通加工技术 流通加工是物流系统和配送中心运作中的重要组合环节,在农副产品流通过程中融入深加工技术,也是拓展农副产品流通效果与当地市场接受效果的营销策略。以流通加工技术为核心,是消解本公司内物流配送体制约束性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农副产品物流效率基础保证,并维护农副产品的品质质量。尤其农副产品在商品流通环节中势必对配送要求存在较高的条件限制,如低温保存、冷链配送等。那么在配送环节上在销售地建立再次深加工的分流环境,也是通过包装、切割、分拣、计量、剪裁、组装等简单作业完善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措施。一方面,农副产品在当地生产中可以通过粗加工降低运输配送指标,在销售地经过核实产品质量再度包装,进而降低整体配送环节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在销售地完成再度深加工,可以通过核对检验了解农副产品的鲜活度,进而保证该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选取异地加工环境是保证流通加工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吉林市国泰农副产品企业必须关注果蔬的贮藏方式,以及果蔬的采后处理、生理、加工等技术环节,并在结合分级包装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异地加工水平,保证农副产品流通加工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支持销售地的技术产能转化为质量产能。 3.4 设备与人员配置 目前吉林市国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高级专业管理人员9人,从拓展网络营销业务和流通加工技术业务的具体需求来看,其人员配置情况严重不足。虽然目前企业总人数达到了103人,但是多为生产编制,如果要拓展生产流通加工技术的相关业务必须互补人力资源。此外,吉林市国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下设管理部门为:监督部、采购部、生产部、销售分部、研发部、品控部、仓储部、物流部。为了打开网络营销渠道,需要在原有部门的基础上创建独立的网络营销部门,进而配合其他部门完善电子商务的营销计划,保证其他运营项目与网络营销的主体运营项目平衡发展。除人员配置与部门设立之外,必须补充相应的网络运营设备、物流配送设备、异地仓储设备等,进而保证人员配置与设备技术的支持效果同步,平衡发展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从而支持吉林市國泰农副产品生产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此外,需要通过引进高端专业营销人才,从新调整制定营销战略。同时引进农科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使基地农业开发建设生态、种植,以及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促使企业和产品真正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吉林市国泰农产品流通加工滞后,农产品价格低迷,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需要通过农副产品流通加工技术创造全新的营销利润点,进而打开全国市场,为吉林市国泰农产品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其主要的执行步骤需要通过四项流程逐步完善:首先,通过开展电商平台为吉林市国泰农产品创造网络营销口碑与环境。其次,需要物流整合平台为农副产品的流通加工技术提供保障与支持。再次,必须深度开发流通加工技术与本企业的融合度与创新点。最后,优化设备与人员配置,进而提高实现农副产品流通加工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保障,支持农副产品流通加工技术的全面完善。 [参考文献] [1] 于小棠,韩伟.农产品流通加工配送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19). [2] 许菱,熊能品,谭波.基于物流流通加工环节的农产品包装问题探究[J].物流科技,2016(10). [3] 王国庆,兰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4(31). [4] 王多宏,李愈,赵红霞,等.基于物流中心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4). [5] 贾卫丽.农产品物流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实证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