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CD光盘轨道间距测量 |
范文 | 高范平 沈范申 沈自达 [摘 要]从合适的角度看光盘,在日光下可见彩色的辐射光带,而且不同的观察角度,光带的色彩不同。当白光照射到这种反射光栅上时,由于光栅衍射的作用,产生彩色光带,其色彩取决于光栅常量和观察角度。本实验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量CD光盘的光栅常量。 [关键词]激光发射系統;光栅常量;光栅衍射 [中图分类号]TP333.4 [文献标识码]A 光盘是一种常见的数字信息的载体,从上到下主要分为五层,即基板、记录层、反射层、保护层、印刷层。从某个角度看光盘,在日光下可见彩色的辐射光带,而且不同的观察角度,光带的色彩不同。如果仔细观察光盘表面,会发现光盘上有一道道密集的“光道”,在“光道”上布满了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凹坑”。正是这些“凹坑”记录了数字信息“1”和“0”。这些“光道”在宏观上表现出空间周期性,在反射层的作用下,光盘相当于一种一维反射光栅。当白光照射到这种反射光栅上时,由于光栅衍射的作用,产生彩色光带,其色彩取决于光栅常量和观察角度。本实验就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量CD光盘的光栅常量。 1 CD光盘轨道间距测量方法与基本操作 1.1 基本原理 1.1.1 光盘以台或槽面的形式记录信息,信息轨道呈阿基米德螺线形排列,可看成同心圆环。信道起源于中心位置,结束于光盘边缘。由于道间距很小很小,所以在一定区域内可将光盘磁轨道视为反射光栅。测量时利用激光照射光盘,光盘会发生明显的光栅衍射现象,由反射光栅性质得出光栅常量(即道间距)。 光栅方程为: dsin θ= kλ(1) 式中d 为光栅常量,即磁轨道间距;θ为衍射角;λ为入射光波长(这里λ= 633nm) ;k 为衍射级。 1.1.2 经过推断:(2) 式中h表示一级衍射斑点( k = ±1) 到零级衍射斑点的距离,S表示零级衍射斑点到光盘的垂直距离。 由(1)、(2)式得:(3) 1.2 实际CD光盘轨道间距测量 第一步:调节光盘与木板的距离,使S等于200mm,用记号笔标出光点在白纸上的位置; 第二步:改变S的大小,按S=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重复步骤一; 第三步:每次改变S的大小以后都要重新调节光盘的位置,使白纸上的亮点都打在之前画好的直线上,并且使零级亮点与孔重合; 第四步:对于不同S,用不同的符号标记白纸上的点,加以区别。 1.3 实验数据及处理 实验结束后,取下粘在木板上的白纸,用直尺量出白纸上每一个标记的点离小孔的距离,并记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量出同一S,同一级(K),小孔上下对称的两亮点距离为2h,则这两个亮点与小孔的距离都为h。) 2 结语 用简单的仪器和简便的方法测出CD光盘的轨道间距为d=1.609±0.014(μm),一般CD轨道间距约为1.6微米,误差甚小。 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 在材料方面:我经过多次选择,最后选定一块90cm*20cm的木板。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木板了,但是木板不够直,有地方凹陷,光衍射到木板上再进行h的测量时会有误差。另外,氦—氖激光的波长用633nm代入,与实际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波长可能有一定出入。 在仪器调节方面:虽然经过调节(具体方法见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但无法实现激光严格水平射出,无法实现激光严格垂直打在光盘上。导致木板上的衍射光斑不能严格地落在之前所画的直线上。 在实验操作方面:无法正确标记木板上衍射光斑的位置。 在实验理论方面:光盘只能在某个局部区域看成等效光栅,所以衍射光斑很难在木板上排成一条严格的直线,会呈现一定的弧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