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
范文 | 董民堂 白琪林 闫彩清 于小慧 王晋 韵晓冬 摘? ?要: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中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种植。该品种主要优点是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株高适中,籽粒后期脱水快,品质优,适于机械化收获。该品种生产中在茎基腐病高发区慎种,同时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太玉969;选育;配套;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42-01? ? ? ?中图分类号: S513? ? ? ?文献标志码: B 农作物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在因素。一切高产技术的实施,都要基于品种本身具有的潜力,推广应用适宜的优良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一条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玉米作为山西省的第一大农作物,其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直接影响着山西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因此课题组经过广泛调研、讨论,依据山西省玉米生产实际,制定了以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为基础的育种路线,选育综合表现为优质、高产、耐密、抗病、抗倒、成熟早、脱水快、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 太玉969玉米新品种(试验名:太单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中农赛博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以自育系P001作母本、自育系P003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太玉969(审定编号:晋审玉20180039)。 1? ?太玉969新品种选育经过 2011年冬在海南用自育系P001作母本、自育系P003作父本组配杂交组合;2012年在榆次东阳基地参加研究所内的鉴定试验;2013—2014年在清徐、晋城、隰县、忻州、榆次等地进行多点中晚熟品比试验后,2015—2016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区域试验,同时由山西农业大学进行抗病性鉴定;2017年参加山西省玉米生产试验,同时由国家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检测,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太玉969。 2? ?太玉969参加省级试验的产量表现 2015年、2016年参加山西中晚熟區玉米区域试验,2015年产量859.5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4%;2016年产量778.1 kg/667 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5%,两年平均产量818.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5%。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4.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0%。 3? ?太玉969新品种的性状特性 在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种植,生育期在126 d左右,与对照先玉335相当,该品种需要≥10 ℃活动积温2 700~2 800 ℃。幼苗第一叶叶鞘呈紫色,叶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绿色。该品种株型为半紧凑,叶片数20~21片,株高306 cm左右,穗位高约114 cm,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等,侧枝姿态较直,一级分枝3~4个,最高侧枝以上的主轴长约28 cm,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红色。果穗呈筒型,穗轴呈红色,穗长约19.7 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为41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籽粒顶端为黄色,百粒重约31.9 g,出籽率80.5%。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矮花叶病,感茎腐病、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81 g/L,粗蛋白10.01%,粗脂肪3.40%,粗淀粉75.17%。 4? ?太玉969新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 经试验,太玉969新品种适宜在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春播种植。在5~10 cm地耕层温度稳定在10 ℃时抢墒播种,春播区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播种。播种时用单粒播种机,根据要求的种植密度调好机具,一穴一粒。采用精量(单粒)播种技术,可以省工、省种、省间苗。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播种深度为4~5 cm。 4.2? ?改变种植方式 该品种实行宽窄行种植模式,能收到更好的增产效果。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40 cm,株距约26 cm,宽窄行种植模式可增加玉米田间通风透光性及增强边际效应,从而使玉米种植发挥更大增产潜力[3]。 4.3? ?田间除草管理 在玉米播种后至出苗期间,可用苗前除草剂进行田间封闭除草,如可用38%莠去津悬浮剂200 g/hm2,兑水450~750 L(详情参考当次除草剂说明书使用),地表均匀喷雾封闭除草。 4.4? ?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农作物,较高的肥料投入能确保玉米生长期的营养需要。为了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科学施肥是在测土的基础上进行配方施肥,施肥技术要保证养分充足、平衡、合理,生产中可以目标产量、玉米需肥量、土壤基础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该批次肥料的养分含量计算出施肥量,然后将现有的肥料进行科学配比,用于玉米生产。施肥方式可用:氮肥1/3作底肥、2/3作追肥;磷、钾肥全部作底肥,锌肥用作拌种。一般情况下,需施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大喇叭口期(12片叶)再追施尿素375~450 kg/hm2[4]。 4.5? ?病虫害综合防治 播前玉米种子可用63%福·克·戊药剂拌种,以此来防治玉米丝黑穗病[5];出苗后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药剂灌根来防治地老虎为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灌心来防治玉米螟,同时还可对玉米螟的天敌进行培养,例如赤眼蜂[6],借助天敌来防治玉米螟。玉米生产中后期发生红蜘蛛时,撒施15%扫螨净药剂熏蒸。在茎基腐病高发区慎种该品种。 4.6? ?适宜收获期 在玉米乳线消失、黑色层形成、苞叶干枯时就可以进行收获,因玉米灌浆温度为16~24 ℃[7],因此在适宜温度条件、保证玉米不倒伏的情况下,适当晚收可增加产量,提高玉米商品品质。 收获后,一定要注重田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当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要进行深耕灭茬,避免下年作物遭受病虫威胁。 参考文献: [ 1 ] 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等.玉米新品种晋阳5号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J].种子,2017,36(10):114-116. [ 2 ] 董民堂,李凌雨,王学雄.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2(4):122-123. [ 3 ] 谭国波,边少锋,刘武仁,等.浅析玉米宽窄行耕作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 2002,10(2):80-83. [ 4 ]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7):1231-1235. [ 5 ] 左民,邢耀国,张晓良.玉米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9(13):44. [ 6 ] 董民堂,王学雄,李凌雨,等.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63-764,767. [ 7 ] 贾波,谢庆春,倪向群.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2):15-18. (收稿日期:2019-09-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