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北省文化“走出去”现状分析及对策 |
范文 | 郭亚军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河北省也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为更好促进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施,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双平台建设,同时突出文化创新与国际推广,并将投入与收益相结合,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状 1.优势 一是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文化品牌特色鲜明。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北文化延续性强,历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没有时代缺环;遗存数量丰厚,不可移动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居全国前列。 二是京津冀三地区位一体化的地缘优势明显,文化联系千丝万缕。河北省具有环渤海、环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但在文化上三地同根同源,同属燕赵文化圈,这就为打造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文化消费圈提供了可能。 三是政府扶持力度大,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资金方面,河北省逐年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财政投入,以此扶持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2.制约因素 从整体上看,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要实现真正的“走出去”,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缺乏长效的宣传模式和推介平台。近几年虽然河北省开展了“彩色周末”、“高雅艺术下基层”等惠民活动并加大了文化场馆的修建力度,但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本土文化的基层宣传工作,加大文化宣传和百姓生活的融合度,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加强文化平台建设,突出合作,打造区域平台。 二是传统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目前来看,河北省文化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大量的文化资源仍然处于原始的待开发状态,并且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等各环节还十分薄弱。 三是文化消费需求不足、水平偏低。以河北省2012年文化消费数据为例,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以市场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消费显现不足,当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消费出现负增长,文化消费需求不足、市场低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对策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视双平台建设。 2013年8月中旬,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兰陵王》,收视率颇高并一度夺冠,这位北齐名将与河北邯郸有着很深的渊源。邯郸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胜枚举,但实际情况却是遗迹多散落荒野,多数处于“可听不可看”的状态,兰陵王墓也由于年代久远、管理不善、人为损坏等原因,现仅存墓冢和碑亭。以兰陵王邙山胜仗为依据谱写的《兰陵王入阵曲》,唐朝时传入日本,之后世代相传,影响深远而广泛,至今每年仍吸引着日本游客。 文化资源要得到最好、最大化的利用,显然应加大力度,对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但为减少在文化输出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入侵意识,就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作为文化“走出去”的策划者、执行者与传播者,因此发挥我省文化传播集体优势,建立一批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意识的企业团体,依托集团化企业对文化进行整体包装输出,无疑将使文化产品更富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重视双平台建设,提高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关注,加强双平台的媒体宣传与媒介输出,重视双平台上文化输出与交流项目的建设。仍以“邯郸、兰陵王”为例,如果资源利用充分,开发建设科学,利用好两个平台、两个市场,仅此一个文化品牌,所吸引的国内外游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前景可观。 2.依托本省、借助外力,突出文化创新与国际推广。 河北省张北草原文化节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户外音乐节之一,其成功之处值得思考和借鉴:第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第二,借助有水平有实力的主办方,张北县先后与国内专业音乐杂志《音乐时空》和阳光媒体集团达成意向,在与后者合作中又借助了杨澜的国际化形象和影响力;第三,活动主题符合当下文化理念,例如倡导阳光文化绿色主义,提倡“环保与爱”; 第四,以人为本、周到服务,例如草原音乐会场内全面实现wifi网络覆盖,以便人们能随时微博、微信,既满足了参加者的要求,又能使未参加者身临其境,相当于为该活动做了宣传;第五,发展方向定位准确,主办方为草原音乐文化节定下了更前沿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发展基调,使其不仅是文化和音乐的优质品牌,更是引领社会价值的品牌。 张北草原音乐节只是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由名不见经传到闻名全国,甚至意味着中国户外音乐节已经步入国际化行列,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和借助其他资源与专业力量并重,所以河北省要立足本地优势,打造常态化的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充分借助国内外的资源和专业力量,尤其是京津冀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将自身优势与北京、天津等方面的文化资源、市场运作、媒体人脉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双赢。同时将文化创新与国际推广结合,以国际化视野对河北省现有文化进行创新,既要建立分层次、分文化背景的文化品牌项目,又要在突出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文化层次,造就一批在国际舞台上有特色的高端文化项目,突出河北文化品牌效应。 3.投入与收益相结合,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文化“走出去”,其目标不仅是文化本身得到推广,更要实现市场化运作,推动经济发展,即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美国的迪士尼、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日本的动漫等,它们不仅实现了品牌化、宣传了各自的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了文化的“走出去”,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日本动画中有许多经典人物如蜡笔小新、机器猫等,动画片中仅一个角色的形象版权,就可能超过了整个动画业的制作产值,更别提品牌下其他的衍生产品、主题公园了。 实施投入与收益结合的品牌延伸战略,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资源,而资源总会枯萎,特别是优势资源一旦人人皆知并可被再创造时,其价值体现将更加困难,所以要重视价值与收益、经营与收入,并建立文化收益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品牌延伸也有利于品牌的树立和获取收益,因此,河北省要集中打造有实力的知名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并科学定位,确定品牌延伸适用的范围,进而对文化品牌进行高层次加工,多渠道开发衍生产品,增加文化产业的收益和附加值。 总之,通过多渠道把河北文化推向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既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把它们保护好、开发好,更要结合时代需要、市场要求,推出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河北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作者供图) (本文是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实施河北文化“走出去”工程体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03386 ) 「参考文献」 ①惠吉星. 积极推进新世纪的河北文化建设〔J〕. 河北学刊,2009(11). ②商金芳等. 河北省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分析〔J〕. 统计与管理,2013(1). ③河北省社科院《.2012-2013年河北发展蓝皮书》〔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④胡惠林等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06-2010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