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积累学习简谈
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方法? ?积累学习? ?简谈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语文涵盖了丰富的情境内容,语文囊括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我们在由浅入深的语文探索过程中,不由自主的迁移思维,从旁观的阅读状态中,引领灵魂不如语文创建的情境意境里,感受人物的心理波动,感受情境的发展变迁,使得我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延伸,语文的学习方式应是灵动化、多样化的,语文的累积也是必要的,本文就此展开简谈。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分析

    (一)高中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

    语文从浅层面的信息来看,创建了文字的交流平台,我们掌握了常见的字词,掌握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的日常交流、情感思维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从深层次的含义看来,语文中蕴含的情感,无论是我们能够亲身体验的,还是超脱了时空制约的元素,都给予我们启示和警示,语文的教育性具有社会普遍价值意义,我们背诵的高中古诗词、文言文虽然看似在生活中利用的机会很少,但这些文化资源给予我们价值观念引导价值是不可小觑的,语文还包括了地理知识、人文知识、历史知识等,在综合的教育属性下,语文的学习意义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二)高中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

    高中时期我们学习语文的知识,背诵或者思考,都是为了应对考试,殊不知语文的知识已经深植于我们的内心,经过不断的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累积的内容增多,我们社会阅历的逐渐丰富,再次回顾知识,看待知识,咀嚼知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味,给予了我们人生前行的指明,在高中阶段,学好语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会发现,身边前期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无师自通,当语文基础过于薄弱时,无论教师怎样的解读,我们理解起来都十分困难,同时累积的多少也同时影响我们学习的兴趣度,优秀的人对阅读抱有较强的热忱,终身语文学习,持续的语文累积是我们应树立的目标。

    (三)高中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积累性特征

    语文的学习一步一个阶梯,就像是在登楼梯,当我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就能够看待往常看不到的风景,同样是一篇文章,累积的资源歌更多,对作者了解,对背景了解,对同类的文章了解,对写作的技巧了解,可见我们的思维也不会局限于一个层面,尤其是对于高中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越是累积,学习起来也就越轻松,因为我们遇到的难懂的字眼在之前已经得到解答,此时看到的都是较为熟悉的、简单的信息,更有助于我们深层次的思考,透过问题的表象看本质。二、高中语文学习应注意的方法

    (一)多读多写

    高中语文“涵盖古今,包举文理”,教师尚不能称自己博览群书,我们更要谦虚好学,改变机械化背诵的方式,注重对文章主旨、情感等的揭示,去体验,去感受,即使懒于动笔,也要在脑海中勾勒出语文的情境,回顾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情境疑问,并产生独立的观点,让思维系统化,读的越多就要想的越多,随读随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听说读写同步发展。

    (二)多问多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质疑,通常我们面对文言文等内容,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候我们与其等待课堂上标记教师提供的言论结果,不如自己去查阅资料,沉浸在语境当中,可以先以理性的思维构建逻辑,了解背景历史等,而后以感性的思维获得情感的升华,尝试将主人公替换成自己,通过想象对语文有更深刻的见解。

    (三)多结合多运用

    语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高中语文的常识: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这些通用性的知识在逐渐的累积中,掌握的越多,就可以越好的应用到理解上,让思维活跃起来,能够灵活的理解。三、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介绍

    (一)提前预习,做到胸有成竹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预习是学生主体的积极表现,我们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理解起来有困难,学习上总是遇到阻碍,难以消化知识,甚至将不懂的知识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原本对知识过于陌生的表现,预习并不仅是浏览一遍课文,第一步应将不懂的字词标注出来做好解析记录,第二步将重点句式记住,能够进行初步的翻译,第三步将自己难以通过查阅理解的内容,将自己有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可以提前进行互动,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主动发问,学习上要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避免随波逐流,应跟随自己的目标一点点的化解疑惑,而不是跟随教师的步伐造成思维定势。

    (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需要有动力的支撑,动力是在对语文的兴趣下产生的,兴趣同时又诱发我们的好奇心理,好奇使得我们对钻研语文形成习惯,种种的语文学习良性认知的形成都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条件,习惯决定命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是高中时期帮助我们学习进步的一种方式,未来我们将会感激自己在高中就形成了这种习惯性思维和学习方式,让我们不断的成长进步。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分别形成记笔记、查资料、预习背诵、课后提问、总结归纳等习惯,不必学习别人,语文学习时要有自己的一套章法,并合理的分配时间,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日常小事,而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四、高中语文积累学习的意义

    (一)积累是重要的学习态度

    累积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心态的表现,我们虽然都知道语文的学习需要累积,但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每日一读,每日三思汇总,累积应结合自己的喜好,让储备不断的增加,在背诵古诗词疲累的时候,我们不妨去看看“意林”、“十点读书”等书刊和公众号上的文章,放松自己的同时汲取一些心灵鸡汤,给自己坚持累积的鼓励。

    (二)积累是知识拓展学习的过程

    语文知识累积能够拓展知识,累积习惯的形成后,遇到难懂的知识我们会首当其冲的去分析思考,想象力不断扩展,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五、积累学习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学习的方法

    累积的方式有归纳法,将每节课学过的知识重点归纳出来,并简要的说明自己的意见,有考点积累法,将考试中错误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某典型的题型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其他题目要求,在相应的方向内概括出题的范畴,提前做好累积预习,有混淆对比法,将容易混淆,有争议,或者一词多义等内容,按照组词、类比、套用句式等形式,形成深刻的记忆。

    (二)积累学习的目标

    累积要明确累积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结合自己薄弱的环节做重点累积,其他方面的累积也不可放松,包括句子累积、文言文常见词汇累积、名篇佳句、名人名言的作文素材累积、写作技巧累积、情感表述方式的累积、解题规律的累积等。

    (三)累积的实践

    语文的累积最终要落实于实践中,我们可以在闲谈中开展辩论,就一个文言文事件展开大胆的畅想,关注时事热点,与文言文,古诗词等内容衔接起来,进行点评和思考,让累积回归于生活,例如,我们鼓励同伴的时候,就可以引用“学不可以已”,不仅彰显了我们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让语文累积的信息掺杂到实践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深刻的印象,累积还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按照逻辑思维进行串联,例如:学习“鸿门宴”后,就联系到“史记”,进而联系到鲁迅的名言:史家之絕唱,无韵之《离骚》等,以关联模式进行累积,学习起来也更有章法。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我们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的累积中提高认识,强化思维意识,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展实践形成语文趣味感,激励自己展开深化的语文探究,感知语文的真知灼见,为准备高中考试做好日常铺垫,让我们徜徉在语文的空间中,自在的汲取知识,丰富见解,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王倩.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典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07):03-04.

    [2]孙丹丹.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5,(10):07-08.

    [3]巢宗琪,雷实,陆志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11):23-25.

    [4]曾艳,梅小芳.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125.

    [5]王一淼.关于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知识积累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7,(02):86.

    (作者简介:吴雨哲,女,汉,2002年8月19日出生,现就读包九中高一年级五班,选学文科。)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3: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