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范文

    佟鹏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验教学是物理实践教学的形式,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物理理论的运作,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同时物理实验也是探究和严重物理理论的一种途径,可以看出实验对于物理教学的意义。只有保证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保证物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以此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方法? ?创新

    初中阶段物理涉及内容广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在此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实验教学是学生比较热爱的学习形式,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面存在一些问题,限制着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例如,实验课时间不足、教师占据主导、实验器材不足等。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教学的需求,提出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

    一、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教学属于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教学则是讲解实验的操作以及开展实验活动。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活动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理论的运作。同时物理实验也是验证物理理论的一种途径,一般都是通过“疑问、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可以看出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物理知识,开展物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验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物理学科的精神在于物理知识的探究,而物理实验便是进行知识探究的一种方式。通过物理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去认识和了解某一物理现象,进行物理原理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

    (三)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试验课程,认识到各种各样的试验器材,在物理教学试验中,在参与物理实验过程中,亲自进行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一)探索式实验教学方法

    纵观当前的国内教育,依旧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依旧是教师做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占据主体性的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依旧是被动性的参与和配合。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而且缺乏创新能力。因此,物理教学采取探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给与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更好地得到锻炼。例如,“阿基米德原理”的物理教学,教师采取探究式实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浮力与哪些元素有关联,比如,密度、深度、形状等,组织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这样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地提升。

    (二)实验教学突破教材限制

    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被限制在物理教材之上,课本上没有提到的实验内容,则不会展开实验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实验这种物理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突破教材的限制,实验活动根据教学需求开展,而不是完全按照课本开展。物理实验的内容或者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器材进行物理实验,而并非借助实验室的器材才能进行。例如,“摩擦起电”、“大气压强”等同样可以采取简单的课堂小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因此,教师应该引入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不要局限于课本的实验,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三)利用实验异常现象

    物理实验的开展并非完全顺利,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异常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失败”,而是“契机”,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产生这一异常的原因,进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首先,借助异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物理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处于一个观察、发现、疑问的思考状态,因此,教师透过异常现象,去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产生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给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其次,借助异常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物理实验异常情况,大多数源于学生自身操作不规范和不严谨导致。因此,异常情况出现后,要及时地寻找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学生主观原因导致,则可以借此强调实验的规范,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教师通过求新求异、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物理实验,进行物理探究,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物理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探索的过程,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物理异常现象,就是实验结果与已经的定律不符,多数情况下与学生的操作不当有关。这些异常情况的出现,则可以成为很好地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为何出现这种异常;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勤于思考,为何要这么操作,这么操作是为了满足哪一种条件。只有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才能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外实验探究活动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物理实验,难以保证实验的深度,可以将实验探索活动延伸到课外,尤其是一些试验的器材限制性不高,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实验操作相对安全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以课外试验的方式,进行知识探究。例如,在进行“浮力”的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自我实验,自己去设计物理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的器材,这样学生即便是失败实验,也可以留下许多有价值的线索。最后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撰写实验报告。这种自我探究的过程,学生可以有效地感受到实验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外实验的方式,既保证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學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得到加强。

    三、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为了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灌输式进行物理知识传授,控制教学节奏,学生偏于被动。物理实验教学则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亲自操作和实验总结,教师则做好引导即可,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其次,做好实验设备的准备。物理实验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实验设备是保证物理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做好物理实验设备的供应,同时保证物理实验设备的质量、数量、规格等,做好学生实验的指导工作,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需要教师指导下完成。最后,开放式的物理实验模式。为了鼓励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进行物理探究活动,采取开放式的物理实验模式,也就是学生可以申请时间段,利用业余时间使用实验室的器材。这种实验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以此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此模式下,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必须由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陪同下进行,一方面给与学生指导,另一方面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天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

    [2]李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創新思路[J].学周刊,2018,(15).

    [3]周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6).

    [4]毕先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4).

    [5]秦武余.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与创新”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8,(15).

    [6]周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科普童话,2018,(09):2-2.

    [7]李德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2018,(02):60-60.

    [8]刘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基于新课改环境[J].新课程(中学),2018,(01).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胡家坨初级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