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语文作业本》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范文

    【摘要】《语文作业本》是根据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的配套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题目。活用巧用《语文作业本》对我们教师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作用具体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建构、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作业本》;教学设计;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058-01

    【本文著录格式】丁玲琍.巧用《语文作业本》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J].课外语文,2020,19(07):58,60.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作业本》的编写说明中明确告诉我们,这本《语文作业本》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配合国家统编《语文教科书编写的学生用书》。作业本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编写,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根本,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学会语言运用,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继承传统文化,梳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我们可以发现《语文作业本》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得力助手,《语文作业本》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本,更多的应该是一本素养本。

    一、全面规划,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时要先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白单元的任务与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参照《语文作业本》进行文本教学目标的确立。《回延安》是八下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教读课文。下面以《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二课《回延安》为例来说说我是如何借助《作业本》进行教学目标确立的。

    《作业本·回延安》在“课前预学·预学一” 中提及了“信天游”的知识卡片,并请学生谈谈对于“信天游”的理解。“预学二”和“导学一”相呼应,运用“预学二”中学会的朗读标记进行朗读设计,品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我在教读这篇文章时了解学情,把握教材内容,参照《语文作业本》进行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阅读相关文章。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包括延安的历史,推动学生对本课的深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整节课教学的出发点,它统筹着整个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巧用《作业本》让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体现教学的意义,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开展。

    二、化用活用,建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追求。

    (一)预学任务的明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学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以学定教”。所以有效的预学是能够落到实处、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性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文的预学要有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溯本求源。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联系,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预学的要求和任务。

    预学要求能够让学生学有支点,习有拐杖,通过这样的预学要求既能很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能顺畅地完成这些习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切入点的把握

    教学的切入点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突破口,是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找到文本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良好的结合。找到良好的教学切入点,就能较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把握文章的主旨,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可以在《语文作业本》中找到这些“闪亮点”,让我们的课堂条理更清晰,让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

    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把《语文作业本》中的题目作为文本的教学切入点。通过这样的切入点,学生能更好地明白“父亲”这一人物的不自在,在父亲追求梦想实现时,美也就结束了,理解“父亲”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迷失。以点带面,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阅读文本,去搭建阅读的桥梁。

    (三)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的重点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突破解决重难点。所以我们要借助《语文作业本》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借用活用这个练习,在练习中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方法,用方法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进行再读课文,寻找景物的特点,感悟作者融景的情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教学的重点,而且还得到了学法的指导。

    三、循序渐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语文作业本》在每一单元的单元复习中会依据教材的写作要求列出相应的写作助手。这些“写作助手”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以此为凭借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八下《语文作业本》第一单元的写作是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记忆,写作助手是这样编写的:

    先自学教科书第23页的“学习仿写”写作专题,掌握仿写的基本方法。再想想学过的哪些文章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

    想一想要体现家乡的风土人情,有什么节日活动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能引起自己美好的感悟?围绕着这个活动,有哪些人值得写一写?这些人代表着家乡人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自己又在活动中经历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本单元学习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方法……

    从中不难发现,《语文作业本》中提供的“写作助手”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并且和教材相统一,温故知新,从课内到课外。“写作助手”帮助引导学生确立写作方向、写作内容、表达方式的运用以及作文的修改,思维由浅入深。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的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进行高效的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教师可以牢牢把握《語文作业本》,巧用其中的题目,有效地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培养学生语文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志侠.巧用《语文课堂作业本》,让语文课堂更有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8).

    [2]戴勤立.灵活运用《作业本》,任务驱动教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8(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