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范文

    【摘要】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作文课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效果不大,学生普遍存在“没想法,无话写”的问题,而学生的作文也严重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极具功利性,单纯为了追求“高分”,而将作文教学模版化。针对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教学“低效”的原因,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构建有效课堂,研究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获,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现状;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现状

    (一)作文教学不正式,教学计划不系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写作教学计划,学生无法得到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渐进梯度,具体表现有以下两种:(1)走马观花,即写作训练跟着初中课本走,学了什么课文就跟着写什么作文。(2)缺少过渡,目标太高。在刚开始作文训练的时候,教师就把全套写作要领、所有要求一起灌输给学生,在学生还没有训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的时候,就以高标准来要求学生,强化作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一步登天。

    (二)要求的作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平时阅读严重脱节

    创作源于生活,源于感悟,离开了生活的根基,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初中阶段的写作内容大多与学生的年龄和所经历的生活脱节,作文无法反映真实的生活,生活也无法转化有效的作文题材。其次读写分离,读无法为写服务,写作不能促进阅读。

    (三)应试教育现象严重

    只练中考作文题,忽视写作基本功。时下升学率和中考分影响着学校以及教师的关注点,语文中作文的分数自然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而基本功的训练和表达内心真实情感被丢在了一边。

    (四)写作评改标准单一

    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不够细心,多引用常规的语言,对待不同写作能力的学生,没有特定的评改方法,导致学生对评改结果漠不关心。不能因材施教评改学生的作文,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泯灭了学生参与写作教学的主体性。评改环节变成了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更没有占据应有的重要地位。

    二、初中课堂作文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无序

    初中作文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稳定的训练体系。即使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也比较零散、不系统,语文教师把握写作教学会比较茫然。专家对作文训练的目的见解不统一,有的强调陶冶功能,有的强调实用功能,令一线教师无的放矢。

    (二)教学无方

    何为科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如何操作?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无法客观、系统地回答此类问题。现今大多数作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命题—指导—写作。教师授课主要在“指导”这一环,但没有规范的作文教案,使得教学指导总是随机零散的。指导之前,学生还会有自己的一点想法;“指导”之后,很多学生的那点想法就没了,只剩下指导的“技法”了。一些指导使得学生除了能套用规定文本和固定格式,凑些半通不通的语句外,就很难见到有血有肉的作文了。

    (三)教学无效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它涉及语言积累、生活感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这需要多方面的进步才能使作文水平进步一个层次。即便在教学过程中花大力气,也未有大成效。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在作文教学上,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没有提高。这将使语文教师失去教学作文的积极性,会使一些教师觉得作文教学费力不讨好,不如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基础知识、阅读、背诵等见效快。

    三、初中课堂作文有效教学的对策

    (一)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带动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写作兴趣和总结写作技巧

    (1)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一种积累同时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好的同学,都有着大量的阅读基础,阅读和写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读书上多下功夫,在写作时就更加轻松。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将文章的内容理解透,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要写作的内容按所读文章的框子表达出来。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用阅读来训练学生写作,比单纯为学生讲技巧更有效。(2)激发写作灵感。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打开学生的思路。要抓住一些好的文章,捕捉学生因想象力而闪现出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比如以“假如……”作为突破口,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思维。给学生的心灵减负,让他们从死板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学会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感知去体验。(3)降低写作门槛。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不要有太多束缚,让他们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大胆地写出来,消除畏难情绪,既要敢写又要想写。

    (二)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写作的素材都真实的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让他们对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其次,在教学中,应强调写作要流露真情实感。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曾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因此,教师不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过多地拔高,让文章都带有表扬的成分,比如一写到家乡就是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多么的繁荣富强,也不要过分地将自己的行为贬低,甚至鞭挞自己的心灵,让文章都变成了检讨书,教师一定要正确的指导学生,让学生“真”起来,让他们抒真情。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抓住学校生活的素材,比如班会,学校举行的文艺晚会以及春游或远足等活动进行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多思考,留下心得体会。此外,教师在命题上也要深入的研究和设计,让命题更贴合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有话写。

    (三)改良作文的点评机制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和作文指导课一样重要,需要教师更加细心。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特定的指导。(1)采取学生间、师生间互批的方式。首先,应该采用多种批改的方法,比如让学生交换批改,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批改欲望,而且能够相形见绌,互相取长补短。其次,提倡写作与评改一次完成,这样能够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评改质量也会提高。(2)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美。在为学生批改时,无论学生的作文多么不尽如人意,都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地寻找其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有新意的开头或者一个生动准确的词语,甚至是在文章中体现的做人的道理,都要给予或多或少的赞扬。因为,经常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要让他们感受到努力的成果和创造所带来的快乐。

    (四)培养教师的敬业程度,让作文授课更加精彩

    作文教学的低效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是否有很强的责任心,品德是否高尚,技艺是否精湛,方法是否得当,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这往往也会影响学生的爱好和发展。教师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课都是一种享受,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让他们感到作文课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自己都和同学一起写,以便于共同交流。这种做法会让学生感到写作的难度并不大,作家也不是望尘莫及的。学生对作文一旦放下了畏难的心理负担,也就对它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不能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更不能说打击他们积极性的话和做挫伤他们自信心的事。不求他们的文章都完美,但求有他们的独到之处,经常性地选择他们的文章做范文也是培养积极性的方法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学生榜样将鼓舞更多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总结

    作文如做人。文章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和品行。文章中容纳了一个人对生活的畅想、对社会百态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应该放到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改善课堂作文教学方法,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跳出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作文教学更加丰富有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辅导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作为一名学生,时刻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看书、多看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做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J].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2009(11).

    [2]高爱平.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

    (下),2011(08).

    作者简介:李星明(1969—),男,福建泉州人,本科,泉州市南安仑苍中学校长、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2013年度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初中课堂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编号:JYYB-2013434

    (编辑:龙贤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1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