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淡多媒体“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俞水清 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不新鲜,以我校为例,十几年前就存在多媒体教室,迁入新校区后,又增加了多媒体阶梯教室。但就实用性来说,我认为还是每个班级里的“班班通”较为实用,比起以往只有展示台与大屏幕显示的多媒体,班班通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更全面,更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结合近两年来我在数学课堂中把“班班通”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所获得的体会略谈一二: 一、“班班通”功能强大,操作简洁 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条纽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活动。它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传统多媒体只有制作好了课件才能在大屏幕上展示,展示台只能展示用,而且多数集中在特别大的教室上课,后排的学生基本上无法看清,教师在幻灯上展示或演示、操作时非常卡,视觉效果不佳,班班通扬长避短,非常人性化的界面,不但可以把自己设计制作好的课件用U盘备入班班通进行教学,也可以进入授课平台账号进入,享受更多的教学资源。数学课上,我用得最多的就是教学助手。它分为两部分,高清展示与动态演示。例如学生的示范作业、讲评练习册这一功能相当好用,配合一支多功能笔,可以在白板上直接批示,就像与学生一对一辅导。同时讲重点题目时,用到放大与缩小的功能突出数学的重难点。教学《圆的认识》时,确定圆心画圆,及如何使用圆规用这一功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动态演示流畅不卡。在下拉条中,有融合了数学的基本线段图形,讲解时点击取用非常方便。班班通的核心是如何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率。 二、“班班通”优势之简名扼要、直观形象 数学有些部分知识繁杂,过程冗长,光凭书本的一步一步介绍很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又显得枯燥;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像,通过提取知识点、主干线条,简明扼要的展示,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还能省下不少时间。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课本将其转化成长方体的图示清晰的展示出来,但大多数同学还是理解不了,这时“班班通”自带的学习资源就很有用处,静止的插图制成三维动态图像,增加动画特效和课件的交互,将引起的变化等以活动的画面演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使学生的空间概念得以建立,知识的关联性得以深刻理解。再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虽然同学们可以通过操作,小组合作,体验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但学生方法的单一性与课内时间过短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班班通”课件的动画演示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使教学难点易化。这种画面效果在低年级尤其适合。比如:在教学减法的概念时,可以把课件设计成这样几个情景: 小华过8岁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8支蜡烛,现在小华吹灭了1支蜡烛,还剩下几支蜡烛?小丽的手上拿着10只气球,手一松,一不小心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车上有8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 通过这样创设的生动形象动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 三、班班通优势之“资源丰富”“调取方便” 无论针对教师还是针对学生,班班通平台里的学习资源都非常丰富,对于教师而言,同一个知识点,同一课时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做的课件的风格、形式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优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总结自己做的多媒体课件的优缺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制作出既适合自己讲课习惯又适合学生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相对学生而言,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语音和板书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除之后,不能再重现,当一堂课的内容过多时,容易遗忘。 四、应用“班班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班班通固然有着它直观、形象、资源丰富,工具性强的特色,但是近两年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些许问题:第一、课件容易喧宾夺主!特别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使用时特别容易喧宾夺主,在听一节一年级数学课《退位减法》时,教师十分重视课件的观赏性,背景相当复杂,颜色浓重,画面用喜洋洋的动画人物串联,喜洋洋一直闪烁在屏幕上,完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忽视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甚至于喜形于色,但卻过眼云烟,对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任何教学手段的实施都要返回起点,落实到笔头上。 综上所述,班班通在为师生创设便利的同时,老师们要想扬长避短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心:一、充分利用班班通进行课前的预习,复习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师在利用班班通时要做到时时反馈;不能只按课件及网络资源上课,与学生互动密切。三、时时与学生保持信息的畅通;处理好媒体应用始终为教学服务的关系;总之,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对班班通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能充分发挥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祖勛.时态GIS数据结构的研讨.测绘通报,1996(1):19-21 [2]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139 [3]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49 [4]中国测绘协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趋势.测绘通报,1997(6):29-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