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重视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
范文

    李兆宇

    编者按: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如何体现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的新课程理念呢?来自我省不同地区的化学教师,通过说课、教学设计、课堂纪实、反思等形式,从多角度展示了对《溶液的浓度》一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溶液的浓度》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九单元课题3的内容。本课题介绍了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形成和简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更是近年来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本课题知识系统性、规律性很强,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它从量的角度介绍溶液,学生学习定量研究物质的方法及化学计算,为以后学习化学的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百分比、百分数,这有利于他们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而且他们已经知道溶液的组成,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尤其是对溶质质量分数含义的理解不容易准确掌握,不能正确分析出物质溶于水的具体情况而出错。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九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六、 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做好铺垫。

    溶液的定义、组成。

    (二)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课题引入:

    教师将浓度不同的茶分发给学生,请学生品茶。学生品尝并谈感受,教师提问:同样的茶叶,为什么感受不同呢?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

    学生总结: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茶溶液的浓稀。

    【教学意图】引入课题3 溶液的浓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强调:观察颜色、尝味道等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的粗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比如教学楼消毒喷洒的药液太稀起不到杀菌的作用,但药液太浓又会刺激我们的呼吸道。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意图】从品茶入手引入新课,新颖,从多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增添活力。鼓励学生激起兴趣,提高信心。

    (三)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1.有关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

    (1)【探究实验】在容量为200mL的烧杯中放入一枚鸡蛋,加入100mL的水没过鸡蛋,然后称取5g食盐加入水中,搅拌至溶解,不断重复加入食盐,观察现象,并解释原理。

    (2)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分析每次加入食盐后溶液的哪些量发生改变。

    (3)学生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溶液的浓度,逐步建立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4)讨论与交流:①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②现要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mL),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总结]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实际上是“知二求一”的计算。

    (5)将氯化钠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变化:平均分成三份,加入水、溶质及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巩固对溶质质量分数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2.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1)讨论交流:实验室现要配置100g10%的硝酸钾溶液,现提供的药品有硝酸钾固体、蒸馏水、20%的硝酸钾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配置的方案有哪些?

    (2)学生总结:

    ①10g硝酸钾固体和90g蒸馏水;

    ②50g 20%的硝酸钾溶液和50g蒸馏水;

    ③ 33.3g 20%的硝酸钾溶液和66.7g 5%的硝酸钾溶液;

    ④60g 5%的硝酸钾溶液、7g硝酸钾固体和33g蒸馏水……

    (3)教师说明:前两种方法是实验室常用的配置溶液的方法,第二种方法我们也称之为溶液的稀释。

    (4)学生观察思考:稀释前后溶质、溶剂、溶液各量的变化,得出计算的依据 :

    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交流,感受稀释溶液前后各量的变化,得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结论。

    (5)练习: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稀释溶液的联系,巩固相关计算。

    (四)练习反馈、拓展思维。

    1.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设计意图】引出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是最浓的溶液。

    2.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制习题,采用互相提问的方式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创意、编制习题,相互展示的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转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反思评价,回顾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从知识、能力、兴趣等多方面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