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快速筛选及分诊的价值研究 |
范文 | 魏芳玲 陈贤 黄陆玲 童梅 朱琛琳 【摘 要】目的:探讨面、臂、言语、时间评分量表(FAST)在院前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9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及临床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从接诊到确诊时间(30.75±7.31)min短于对照组(35.07±4.33)min;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7.05±1.92)min短于对照组(8.06±1.67)min;FAST评估正确率为74%。临床结局痊愈38例(76.0%)、致残10例(20.0%)、病死2 例(4.0%),优于对照组痊愈21例(42.0% )、致残19例(38.0%)、病死10例(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FAST评估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筛选有一定的价值,为入院救治争取更多有效时间,预防院前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FAST评估;脑卒中识别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FAST是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所设计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一定筛查价值的面、臂、言语、时间评估量表,具有操作简易、评估速度快、准确率较高的特点,在院前急救中,通过电话评估可较急救现场评估更早一步识别脑卒中患者[1];国外通过团队在转运途中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高度可疑的脑卒中患者立即进行转诊,缩短了大血管栓塞溶栓及取栓治疗的时间,在最佳的时间窗内给予规范的治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2]。 目前国内关于FAST的研究不多,尚未对救治时间窗、伤残率和死亡率方面影响进行研究。我院急诊科对2018年4月-9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9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100例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人员培训 接受神经内科专业知识培训的急救120医生、护士共12人,均熟练掌握FAST评估方法。 1.2.2 对照组 按常规急救程序抢救患者,即接“120”电话一接诊一送入医院急诊一分诊—病情评估一开通绿色通道。 1.2.3 观察组 应用FAST评分进行电话评估。在院前急救出车途中,急诊医护人员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陪同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若患者具有以下单项或多 项突发神经病学相关症状和体征,则立即应用FAST评分进行电话评估: (1)颜面部或四肢麻木、无力,特别是单侧肢体或颜面部; (2)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言语不清、不能言语或不能理解他人言语; (4)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或丧失;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眩晕或视物旋转;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恶心、呕吐,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同时与急诊室护士联系,做好平车、监护、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急诊室护士了解病人病情后,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待命,同时电话联系专科医师到达急诊室。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按规范的救治流程根据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征求家属意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1.2.4 观察指标 记录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以及从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min)。临床结局分为疾病痊愈(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95)、致残(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95)和病死三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以及从接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使用FAST评分 进行电话评估的50例可疑脑卒中患者中,37例确诊为脑卒中,正确率为74%。 2.3 两组患者抢救的临床结局比较 观察组临床结局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在最佳的时间窗内接受规范化的治疗,是降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急性脑卒中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急诊医护人员在院前使用FAST评分量表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和分诊,明显缩短了其确诊时间及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低于余荣花等人[3]采用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所用的院内外急救时间。我院在2017年成立卒中中心,同时开设急诊卒中救治单元,一旦通過FAST评估有疑似卒中患者,立即激活卒中单元,开启院内无缝隙绿色通道,果断处置,缩短从发病到个体化治疗的时间窗,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FAST评估正确率为74%,证实了FAST 操作简易、评估迅速、准确率高,适用于急诊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中通过电话评估。可以更早一步的识别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启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争取救治时间。国外研究显示,使用FAST评估量表可辅助急救人员提高脑卒中的识别效率,有效降低脑卒中病死率[4]。 本研究还发现,脑卒中发病后经过FAST快速评估及时送至医院急救,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急诊室护士通过熟练的急救技能进行处置并转运至卒中中心进行治疗,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有效的院内外急救,可控制病情进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使用FAST电话评估能早期识别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启动急救系统,有效缩短了院前到专科治疗时间,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在整体上达到最优的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吴智鑫,陈文元,何明丰,等.院前急救电话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1):19-2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卒中学组, 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7):721-728. 余荣花,韩涵,王龙安.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8):81-82. 李娟,吕雨梅,周郁秋,等.大庆市住院脑卒中患者残疾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12):1376-13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