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学校数学课外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
范文 | 王海华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提出数学的课外作业应该从“审题”“选题”“给题”“改题”四个环节抓手,真正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数学 课外作业 实践 思考 《教育大辞典》中提到: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的课外作业对于职业学校的高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相对较差,中考失利的原因半数以上是由于数学没有考好。部分学生对数学基本失去信心,很难独立完成数学课外作业。 筆者学校高一年级数学教材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一一基础模块》,配套的练习为《练与考一一课课练与单元检测》和《数学一一导学与同步训练》。以前,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数学老师上完某一节课后,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一般就是课后习题的第几题到第几题,然后是配套练习的第几页到第几页。这样,从表面上来说,作业量有了,和上课内容也配套了,但仔细地去推敲一下,这样的作业适合吗?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中的作业每一题都有用吗?都适合每一个学生吗?其实不然。 二、提高学生数学课外作业完成效率的措施 经过多年来的思考和实践,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 这里“审题”的意思是指,在布置作业之前,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身体力行,去认真地解一遍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解题的目的是熟悉习题的内容和难度,熟悉要完成这些所需要的知识点。据笔者观察,课后练习和习题集编写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部分题目超出数学大纲,部分题目本身就存在着问题,部分题目出现重复,部分题目太旧等。所以,如果在没有认真“审题”的基础上,简单粗略地布置作业,不但不能真正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还会挫败学生的信心,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仔细“选题” 仔细“选题”,是建立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当我们对教材的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进行认真审核以后,根据数学大纲的要求,把一些不适合所教学生的题目去掉,对一些错误的题目进行修改,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在习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力争做到,学生课外作业的每一个题目,对于落实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都是有用的。 3.分层“给题” 俗话说“十指有长短”,更何况是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学生。他们之间肯定存在一些个体差异,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数学的基础等。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入学的摸底考试成绩和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三个等次(A组为明确以高考为目的同学、c组为明确以实习为目的同学、B组为鉴于两者之间的同学),对于不同的等次,布置不同分量和难度的作业。建立帮扶制度,让学生结成对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让A组同学帮助B组的同学,让B组的同学帮扶C组的同学。这个分组也不是固定的,根据学生的发展,随时进行微调。分层“给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增强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 4.及时“改题” 作为检验学生课堂学习中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及时地批改和总结课外作业。批改作业的过程也是一次和学生交流的机会。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从老师的改作和评语中体会到老师的关注、关心和鼓励。另外,根据作业批改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利用课堂时间对一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作业存在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导。 三、小结 数学的课外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外作业,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落地”,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