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
范文 | 杨士超 [摘? ? ? ? ? ?要]? 当代大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初入社会时的一大优势。但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课内教材上,不易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种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套用英语语法而杜撰出了“中式英语”。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需要大学教师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试图阐述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间接言语行为来提高英语在大学生日常交际中的应用。 [关? ? 键? ?词]? 间接语言;大学英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150-02 一、间接言语的特点 (一)间接言语的理论基础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1955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说话也是一种行为活动,因为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通过言语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别人能明白话里话外的意思,然后用某种行为展现出来。例如:Can you open the door?这句话的最终结果是落到开门这个行为上。但是能够实现最终结果的前提是交际双方能够明白双方的意思。这就要求交际双方有着共同的背景和习惯,包括交际双方共同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社会形态背景,能够顺畅交流。只有交际双方都能明白双方言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才能将言语落实到行为上。 (二)间接言语的语用特征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的几种语言表达形式分别是用于陈述事实的陈述句、提出问题或疑问的疑问句,以及提出请求帮助的祈使句。这三种语句形式在日常交际中是最常见的和经常使用的,但是疑问句并不一定是提出问题,陈述句并不一定是肯定句,他们之间没有绝对对应的原则,有时候疑问句可能也有祈使句或者陈述句的作用,例如:“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我一定要这样做吗?”,字面上虽然是疑问句,但是其实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肯定的意思。这个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Do you have water?”“Kettle is over there。”从字面理解就是“你有水吗?”“水壶在那边。”感觉驴唇不对马嘴。但是如果两个人都很熟悉双方的言语表达形式和习惯,就会明白其实是“水壶在那边,你自己取吧”。这种通过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发生冲突或者尴尬的情况,这就是间接言语的模糊性。 二、间接言语的分类 专家学者们根据语言的背景知识规约,将间接语言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规约性间接言语,一种是对听话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困扰的言语。规约性间接言语:简单来讲,就是约定俗成的,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频繁出现的言语。这些言语不用去深究它的内在深意,只要通过字面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语言,人们可以不必拥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就可以实现交流沟通。例如:“今年我们结婚吧!”“我们可以从这边出发,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等。一般来讲,用于请求、命令或者建议的语言可以规划为规约性间接言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是指不能简单地通过字面表达的意思去做事,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边性,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和思考才能知道说话人的真实目的和用意。这就要求交际的双方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文化习惯,了解双方生活的环境和习惯,甚至双方国家的文化、风俗、环境、政治等,因为规约性间接言语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之前是背道而驰的,造成听话人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和困扰。例如:一对小夫妻在客厅看电视,女:“这屋子太热了。”男:“是的。”女:“你可以把空调打开吗?”男:“当然。”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非约束性言语表达让听话人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理解。妻子一开始想表达的意思是屋里太热了,你把空调打开吧。但是丈夫并没有理解出妻子话里的深层意思。妻子用约束性言语表达的时候,丈夫就很轻松地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三、间接言语的功能 语言在不同的环境、文化以及和不同的人进行交谈时也不相同,同一句话阅读的时候语气不同,体现出的意思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神秘之处。如果我们要请求别人的帮助,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求助者,求人的用语肯定也会稍有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跟陌生人求助更多的是使用试探性的问句去表达意思,很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想寻求帮助的意向,给对方留出驳回的余地,这样就避免了尴尬局面的发生。在熟悉的人群中使用祈使句去表达意思,因为大家都是朋友,相互之间都了解,帮与不帮都不会出现尴尬或者让人觉得强人所难。例如英语中的“Could”就比“Can”語气显得更加委婉一些。同时在交际场合要学会交流的方法,要学会拒绝的方式方法,有些时候是必须要做出拒绝的,要学会使用其他语言委婉表达拒绝,不要直接去说“No”,这样可以让沟通能继续下去,不会造成双方的冲突或者尴尬,要学会礼貌,相互尊重。 四、间接言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依然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记单词、讲语法、读课文、英译汉等都是围绕着课本和教材,往往会造成学生拿着课本可以读得滚瓜烂熟,合上课本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讲这些单词和句子,怎样进行沟通交流。随着社会进步,大学教师也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严重束缚,学生对教师强加上去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也只是死板的联系,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句型。学生不了解什么样的句型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去用更能表达出当时的意境,使语言的内容更准确、更得体,所以,就算学生能够做到无障碍交流,然而对一些句子的表达还是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想要达到成功的交际是比较困难的。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无论是对公共课授课还是对专业课授课都应该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教授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全世界各种语言具有一个特性,就是共通性,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理论概述,教师可以挑选合适的汉语句子,应用到英语当中。这样做非常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让学生去完全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而是要让学生都知道这一理论,以便在以后的英语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类似的例子时,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语言学知识只传授给英语专业的学生,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改变势在必行。在最后应用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鼓励学生在某一个特定的语句中,使用多种多样的语句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五、间接言语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语境不但对语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口语表达,为此双方在交际过程需要对语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不然就会导致交际结果失败。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应该教授学生间接语言理论的正确使用方法,在间接的人际交流过程中,要对交流的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保证能够将自身的意思正确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促进间接交际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中模拟一些商务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辩论,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场景不同的环境下口语表达的不同特点,例如可以模拟商务会谈、新闻发布会、招待宴会、商务致辞、商务谈判等活动。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理论有效融入进去,从而体会情感和交流技巧上的变化。在创建商务场景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最大程度上搜集更多的材料,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文献书籍、杂志报纸等渠道来搜集信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练习情境,例如车间会议、商务谈判、向外国友人问路等。 在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被母语所影响, 为此学生在进行英语训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英混调,同时在学习英语时会用汉语思维进行学习。例如在中国的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一位外国朋友前来做客,当看到女主人比较优雅美丽时,外国友人就会对中國的男主人说:“your wife is so beautiful.”男主人在听后就会按照中国的语言思维进行委婉的谦虚说辞:“no no,just so so.”这种回答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性的说法,但是在外国人眼中,男主人没有相信自己所说的是真实的,这就是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理解上的不同。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中,应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带领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中的实际生活背景和风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顺利交流。 推理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语言技巧,准确地掌握推理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内心的意见,同时还能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交流对方的含义。同时推理能力也要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双方要了解对方的语言知识和背景信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尴尬,通常会使用委婉的语气来表达抒发一定的意见,会通过疑问句来进行请求。例如在下列对话中A:Let us watch the movies tonight . B:I must study tonight for the exam.很明显在这一段对话中,A是想邀请B去看电影,但是B委婉地表达出来不能去的意向,B回答说是要为了一个考试进行刻苦学习,而这一句显然是B为了拒绝邀请的一种借口,为此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推理,找出对方想要真正表达的愿望,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逐渐从注重课本知识,向注重交际使用英语方向转化。在现阶段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虽然看起来十分的深奥,难以理解,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确常见,因为间接语言行为理论在交际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英语课时教师应该着重来介绍,让学生都能够理解和表达“言外之意”。另外,学生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练习,以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满静.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6(9). [2]黄良波.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4). [3]刘筱媛.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4). 编辑 武生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