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画中自由飞扬 |
范文 | 杨文峰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57-01 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它有别于“撕纸贴画”。学生是以偶然得到的纸片形状进行想象,以感性的题材融合理性地思考。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撕纸及找出撕下的碎纸片的各种形状来激活学生联想,通过添画来完成学生联想的表达,而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要让学生随意而不受约束;形的联想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将碎纸片当成各种不同媒材来看;添画时要根据撕出纸片的随意性可简可繁,线条不必画得很规范,这就大大降低了完成联想表达的难度,且能使作业更具绘画的生动性。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本课的有效学习将为今后学习各种想象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刚入小学不久,课堂常规还没有完全养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但在幼儿园和几个月小学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绘画手工材料和工具已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表现他们的所见、所想。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 (2)学生还需求的发展。 本课正为学生创设了展示个性、奇思妙想的舞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正确的撕纸想象创作画的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关注生活中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象进行再现;能关注撕出的色彩和形状,积极进行思考和交流。 2.让学生学会以偶然撕出的纸块形状进行想象添画,创造新形象。 3.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寻找”——趣味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上的云朵是什么形状的吗?它们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PPT,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像什么呢》。 示范探究 小魔术——撕纸变变变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视觉激发学生的学知欲望,激发兴趣。 二、“体验尝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我体验、我感受。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撕过纸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多种撕纸方式(快快撕一次、慢慢撕一次、轉弯撕一下),激励学生大胆随意撕纸;全体学生参与随意撕纸的活动。 2.我观察、我交流。 同学之间交流:“我们手中的小纸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状、大小。你的纸片像什么呢?” ①学生进行讨论,自由发现,再相互交流,说出自己不同的联想。 ②将学习活动过渡到粘贴、添画的学习环节。 过渡:如何让纸片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呢? 自主创新 【设计意图】:边示范边与学生互动。在这个撕纸环节要让学生随意而不受约束。 三、“大胆创作”——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创造过程 第一次作业: 1.学生试着贴一贴画一画,让纸片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2.评讲小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欣赏同龄儿童作品。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画面有哪些有趣新颖的地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想象添画的一个初步尝试阶段,学生在这一环节通过对一张撕纸的自主想象,掌握想象的方法,并且能了解不同工具添画的效果。可以再次通过其他学生作品欣赏,给学生以思维的拓展。在观察互动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拓展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发现的能力。范作欣赏也采用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到亲近自然,无距离感,觉得这样的作品我也能画得更好,增强学生信心,激发其创意画的热情。 第二次作业: 完善作品,注意内容丰富,色彩搭配。 【设计意图】:学生第二次作业,是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欣赏后,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多元评价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以及他人作品的看法,说出作品的独特之处,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进行总结评述。 自评:夸一夸自己的作品。 互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 师评:展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过程中,在技能创作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进行展示鼓励,引导学生更好的发挥,对问题及时纠正。整个过程是艺术与情感的交融、艺术与生活的链接,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双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教师的导控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散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不断燃放,学生的个性在想象画中自由飞扬。 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这些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板书的呈现,对学生有整体结构意识,启迪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