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针灸配合按摩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
范文 | 冯爱平 【关键词】? 偏头痛;针灸;按摩;治疗效果;VAS评分 偏头痛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有刻板样发作,如一个部位或一侧头部,症状反复发作,有明显的间歇期[1]。本研究分析对偏头痛使用针灸配合按摩结合治疗的效果。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從2019年1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20年3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偏头痛患者227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然后对编号进行随机抽取并分组,观察组113例,患者年龄22-82岁,平均(53.26±10.17)岁,58例男性,55例女性,对照组114例,患者年龄23-82岁,平均(53.99±10.36)岁,60例男性,54例女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没有差异(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符合偏头痛诊断,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用按摩: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按摩,患者采取正坐或者仰卧的体位, 按摩用拇指从印堂开始,对风池、百会、阳白、印堂、太阳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min,按摩后梳理额前发际,并且对颈椎、背部等进行按摩,每日1次,10d一疗程。 观察组用针灸配合按摩结合治疗:按摩与对照组一致,针灸对头临泣、率骨、风池、四神聪、三阴交、内关、神门、百会、头维、足三里、太溪、气海、关元、太阳、攒竹、阿是穴、阳白透鱼腰等穴位进行针灸,留针30min,每日一次,10d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10分满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疼痛消失;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疼痛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变,疼痛没有变化甚至加重)[2]。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9%比对照组79.82%高(P<0.05),见表1。 2.2两组VAS评分评价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和治疗前要低(P< 0.05),见表2。3讨论 偏头痛的发病率较高,并且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偏头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偏头痛是指国际头痛协会里原发性头痛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一共有四种,其中有一型叫偏头痛,偏头痛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发病[3],典型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时不想睁眼,只能卧床休息,怕光,怕吵,甚至出现恶心、想吐等症状[4]。因此对于偏头痛临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使用针灸配合按摩结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4.69%,VAS评分(2.91±0.52)分,有效缓解偏头痛。中医认为偏头痛与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气虚、阳气不足,肝虚,阴气不足等有关。按摩和针灸均是中医治疗的一种,针灸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对风池、三阴交、内关、神门、百会、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进针,具有止痛、通络、活血祛瘀、调经通络、补气益气、补肝健脾、补肾平肝、凝神、安眠等功效。再配合按摩补养气血、缓解疼痛,有效的改善偏头痛症状,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使用针灸配合按摩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志刚. 针灸配合按摩手法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观察[J]. 双足与保健,2017,26(21):190+192. [2]赵海华. 针灸配合按摩手法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0):25-26. [3]童舒雯,李文涛. 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134-137. [4]庄俊会.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19-1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