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郭瑞珍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数学教学的需要,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很多新教学方法,其中问题教学法运用比较广泛,通过问题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其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知识教学,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教学实效性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09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多数教师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还会抱怨学生不好教。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将问题导学法合理地运用进去,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标,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满足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是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还是进行以往知识的巩固,都有必要将问题导学法合理地运用进去。

    一、问题导学法的主要作用

    在初中学习的阶段中,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之所以使用问题导学这一方法来对初中生进行教学。主要就是因为问题导学这一方法首先就是专门针对初中生所设定的一个教学手段。因为初中生在这一学习阶段,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对于很多事物也都是充满着好奇。所以,根据初中生这一特点,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多给初中生设定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并积极地鼓励初中生多进行思考,让初中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学习资源,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加深印象。随之再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感受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问题导学法这一教学方法,与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考虑到了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虑到了初中生的整体数学综合素养。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初中生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思考进行解答。而初中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找到相关问题的解析。进而在解答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手段,来保证到每一位初中生都可以参与到数学課堂之中,并且还能够清楚掌握每一位初中生自身的学习状况。随后,帮助每一位初中生找到学习的问题所在,并进行解决,让初中生能够在自身的学习基础上提升自己。

    二、如何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教学中

    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提高问题质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提升问题的质量。应用问题导学法,最重要的就是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要对学生的思维有引导和启发作用。部分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忽视问题内容和方向,随意提问,不但无法很好地引出数学教学内容,而且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影响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递进关系,这样才能逐步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问题方向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合理地进行数学教学内容的导入,提升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升后续的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教学效率提升。

    2.丰富多种提问模式,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针对数学知识应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各种问题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锻炼,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利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与小组成员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回答,从而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路进行有效激发,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3.开展问题实践活动,锻炼应用能力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主体既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教师可以将提问主体进行转换,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者,对学生进行提问,这就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问题的创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以及应用能力都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4.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提升导学实效

    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式,提升问题导学的实效性,使数学教学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例如,在进行《几何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师将几何图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编辑,向学生展示图片、动画等,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然后再向学生提问,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引导,同时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设计出完善且科学的问题导学教学方案,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强化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明静.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9(35):90.

    [2]王耀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S2):92.

    [3]冷竹青.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家长,2019(35):23-2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1: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