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研究 |
范文 | 姚婉泓 郑瑞杭 林锌荣 黄婧 黄凤靓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也激活了微观主体。不过,整体来看,福建省的改革还存在着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综合竞争力还有不足等问题,还要面对外部挑战复杂且严峻的形势。因此,福建省应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成本扶持政策,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福建省;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8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近年来,福建省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也激活了微观主体。不过,由于改革的深彻性和复杂性,目前福建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距离完成好此项工作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本文将从福建省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出发,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一)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为了完成中央的部署要求,同时有效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福建省采取了多种措施,落实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来看,其措施方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去除过剩产能,将相关产业规模进行压缩,在提高产业结构治理的同时,也减少了市场内部的恶性竞争,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健康运行。控制房地产市场规模,防范过热投资等现象,确保整个地产市场的稳定良性运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以新质力量提升结构质量。例如,福建省大力实施的新兴产业倍增工程,通过建设示范点企业,带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是降低企业成本。改革的成败与否,與微观主体的经营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去产能等领域的企业来说尤为如此。为此,福建省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从行政层面减少企业的支出,进而改善企业受益,为企业研发或转型的开展提供帮助。同时,福建省也大力推动行政管理事项的简化,在审批等环节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等方面的软支出,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供有力帮助。 三是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在改革过程中,福建省十分注重对企业改善综合经营效益的支持,在融资、人力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政策。例如,在融资方面,各地方通过政府担保、召开银企对接等方式,帮助具有较好潜质的企业获得资金供应;在人才方面,厦门等地出台了低门槛的落户政策,方便人才进入当地工作,部分城市甚至出台了补贴政策,这就更加吸引人才到福建,为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提供基础保障。 (二)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16170.4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类别来看,高新领域增长较快,而简单原材料等行业在去产能的约束性,政策性的下降方面,体现了改革的成果。如表1所示,从产量上来看,原煤、原铝等行业下降明显,而升级后的精炼铜大幅增长,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直接成果。而从产值情况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医药制造业增长1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充分说明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是企业负担显著改善。2019年福建省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0亿元,减轻企业负担超过900亿元。而这些支出的减少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和转型方向上,具有刀刃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企业经营的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供给侧改革的进行。随着企业成本的降低,民间投资也显著增加,2019年福建省民间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3%,充分说明了其正面的影响。 三是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2019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的情况下,依托着一系列政策的帮助,福建省企业效益逆势成长,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利润总额增长8.5%,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长,并且超越了同期地区经济的增速,这就说明通过改革的深入实施,企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有效增强了其综合经营效率。 二、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不足与面对的挑战 (一)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虽然,福建省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从目标以及横向对比来看,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升级压力仍然很大。例如,从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来看,2019年福建省的规模虽然有了成长,但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1.8%,而同期广东省的占比则达到了32%。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的结构优化程度几乎是福建省的3倍强,这种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对于福建省来说,结构改革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目前的进展距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二)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 当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主体经营的压力较为巨大。虽然,福建省通过控制行政类的税费来给企业减负,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企业而言,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在行政干预方面,对于项目建设的干扰仍然存在,这些活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进而产生隐形成本。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等因素也不可忽视,因此,对于福建省来说,通过改革来控制企业成本仍有需要。 (三)企业综合竞争力还有不足 虽然,在改革的推动下,福建省企业综合竞争力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发展态势和环境相比,还不能完全匹配。例如,在国内民营500强企业中,福建的数量虽然也处于上游,但与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仍然有着倍数上的差距。而在中小企业层面,除了泉州地区等少数具备雄厚基础外,其他地区的活力与质量都较差。因此,福建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继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外部挑战复杂且严峻 对于福建省的供给侧改革来说,当前外部环境上的问题是十分严重,不可忽视。考虑到今年增长的幅度大幅缩减,以及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就业,还是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会对改革造成巨大压力。例如,为了保就业,原有的去产能计划需不需要放缓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重新的评估。因此,应对未来的复杂局面也成为一段时期内福建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推进福建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一)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福建省应继续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但侧重点应向支持高新产业发展方面转移。对于已经去除掉过剩产能的产业,可以保持其经营发展态势,维持这一领域的规模,保持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对于高新产业,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是市场开放方面,加快审批等速度,帮助企业更快的占据市场先机,可以建立特殊领域绿色通道机制,打通转化的路径;另一方面,推动高新企业的集中布局,提高其产业的整体性,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来形成供应链层面的调整,促进整体发展。 (二)优化企业成本扶持政策 福建省要在供给侧的改革中,进一步优化策略來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首先是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状态的了解,全面掌握其成本支出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其次,要进一步压缩行政费用方面的征收,直接减少企业支出,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方面应采取“能免尽免”的态度,尽可能的压缩其支出规模。第三,就是在软成本领域,加深改革,对于行政检查、技术核准等方面,提高效率,控制机遇成本损失。例如,对于一些劳动力方面的例行检查,可以采取在线处理等方式进行,提高服务的效率。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根源,对于福建来说供给侧改革的另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增强企业的创新力。首先,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对于高端人才,应给予更好的补贴政策。其次,要大力扶持创业型人才,对于来闽工作的创业团队人员,给予更多的生活保障等措施。第三,就是要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与保护机制,使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得到转化。第四,支持和引导企业改进自身的创新管理机制,通过优化研发管理制度等手段,提高创新效率。 (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有效的应对手段。首先,福建省要对未来2年内的发展态势进行一个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计划进行调整,增大冗余空间。其次,要做好项目储备管理,例如一些不急迫的基建项目可以先放缓,留到增长乏力时进行投资,以拉动经济恢复。第三,要在财政方面严格控制支出,留存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进而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大保障。 四、结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战略性的任务。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地区,在此项改革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不过,整体来看,福建省的改革还存在着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综合竞争力还有不足等问题,还要面对外部挑战复杂且严峻的形势。因此,福建省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通过优化措施来提高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明森,伍长南.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福建探索及其理论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9(06) [2]曾丽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开发性金融——基于福建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金融.2020(01) [3]陈蓉,陈再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福建省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7(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