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研讨 |
范文 | 何昱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再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存在叛逆心理,对于该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合理制定多样化的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三观”,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身体与心理都必定承受一定的压力,很有可能存在问题。任何国家在教育方面都注重德育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使学生? ? 树立科学的“三观”。班主任除了扮演班主任的角色,也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灯塔,为他们指明今后的发展道路。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就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观”,具备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懂得明辨是非黑白,而且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其抽象逻辑思维逐渐从“经验型”逐渐过渡为“理论型”,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很难轻易相信他人,喜欢相互争论,然而容易以点概面,非常偏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中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有这样才可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可以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有贡献的人,进而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的主要成因 (一)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忽视德育教学 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班主任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学中一味的看重学生考试分数,将考试分数当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教师自身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存在这种错误的认识,觉得德育教学可有可无,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种观点明显存在不足,学生的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思想道德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不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 (二)采用统一的工作方法,缺乏针对性 对于多数高中班主任来说,他们每天都完成大量的工作,尤其是高三班主任,面临沉重的高考压力和升学压力,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合的工作方法,这样必定就很难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作为高中班主任,为了保证德育工作高效完成,最为重要的是不能怕麻烦,必须要在制定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德育目标模糊,内容存在滞后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背景下,很多高中班主任都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不重视德育工作,其德育工作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若班主任缺乏具体目标,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适合的素材,就会导致德育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化而已,缺乏實用性。 四、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要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对于高中班主任工作来说,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在班主任平时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经常与学生接触,班主任的言行举止直接关乎到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1]。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将德育融入到班级平时管理中,需要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同时,在备课与授课中需要有针对性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受到熏陶,对提高学生总体德育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因材施教与以学生为本来讲,主要是指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每个学生采用恰当的方法,坚持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基本工作原则,充分体现在德育工作中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不管是人格还是思想,都在不断完善,所以在参与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自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要运用对话交流的途径与学生交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防形成极端的思想[2]。除此之外,也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过于敏感,只要学习成绩下降,情绪就会变得非常紧张,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尽可能多鼓励这些学生,应该及时找到学生的优势,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变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信息化时代,想要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班主任,所采用的教育理念必须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能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应该不断学习和了解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利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教学,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以及教育计划,精心选择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是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高中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情况,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目前的高中教育既要注重文化课教育,又要注重德育教育。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实施者的角色,必须要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马亮.浅析高中德育工作的低效现状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7. [2]豆强.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20:213-216. [3]马衍红.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18-6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