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
范文 | 肖晓辉 摘要:就高中数学课程而言,不仅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技能,还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也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前提。若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前就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便能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有义务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给予培养,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14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数学综合能力。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教师应基于课本理论进行综合性的拓展,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探索不同的数学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正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有关数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的讲解,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侧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工作中起到引导及教育作用,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交流过程中,探查学生对逻辑问题的把握情況,积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思维能力被充分调动,在课堂中通过逻辑推理解决数学问题。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教师可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对数学知识的看法,或者自己总结的数学规律,可以以一道题为例,列举出自己的解题方式,这种方式与经常解题方法不同,属于学生在研究中自己取得的成果。其次,学校也可为教师提供逻辑思维相关的书籍,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找到路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较为盲目,学校积极鼓励教师阅读,也可鼓励教师在每周阅读一个章节内容,避免教师阅读时间不足。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空间几何体》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通过设备播放三视图,在投影中学生可利用调动逻辑思维能力认识视图,掌握不同视图的关联性,让学生在课堂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改变课堂枯燥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树立知识探索信心,从而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 二、在高中数学学习全过程发展逻辑思维 高中数学主要板块是函数、几何、代数、统计等,高中教师往往会将几何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点。数学教材中的每个板块均含有丰富的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创新思维,主动开发知识板块,从而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函数作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关键点,多数知识均需要利用函数解决,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函数在高中数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在学习数列及等差数列过程中,还需认识到其概念及性质。学习等差数列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等差数列与数列的差异,让学生分析等差数列的特性,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后,获得等差数列概念及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环节,此过程中还需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内容时,教师利用总结归纳方法解决通项公式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及总结知识点过程中对类似习题有效处理。比如,在归纳法应用过程中: a1=a1+0·d a2=a2+1·d a3=a2+d=(a1+d)+d=a1+2d a4=a3+d=(a1+2d)+d=a1+3d …… 对此,可获得an=a1+(n-1)d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可采取灵活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为学生构建熟悉的生活案例,学生在观察及分析后了解概率知识。 统计知识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解答,选择不同抽样方法获得数据,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部分,教师可为学生设定一个能够完成的课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及研究过程中,完成建模活动。比如,教师让学生对学校建筑物高度测量,学生在认识该课题后,查找资料的同时明确建筑特点,掌握测量原理及计算公式,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完成推理演绎,从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合理评价学生,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通过互动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从而为有效展开教学评价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发现自己的短板,帮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指导。教师在互动中根据学生学习成果,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问题所在,从而在解答问题时通过逻辑性思维进行探索。比如,学习“直线与方程”内容时,数学教师让学生总结及归纳知识内容,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果,随后,教师出一道习题,让班级中的学生解答,同桌对题目进行互相评价,从而在逻辑思维作用下找到同学学习的不足,并改善不良学习思维,树立逻辑性思维,对直线与方程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重点的点便是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只有教师对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合理代入逻辑性思维,让学生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有效解决高中数学面对的抽象性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融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认知,进而逐渐掌握独特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对现阶段教学体制予以创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孟世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114-115. [2]冷霜.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47. [3]黄晓燕.提高学生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数学,2020(1):71-72. [4]张玉萍.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38-23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