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体育教学集体效能培养探索
范文

    李雪梅 杨龙 范凯丽

    摘要: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价值已经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集体效能培养不足的qing。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研究,分析了集体效能的内涵,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客观情况,探究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生集体效能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66

    引言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小学体育的教学开展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存在教学集体效能低下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集体效能培养策略。

    一、集体效能的内涵和价值

    (一)集体效能的内涵

    集体效能是指团体成员对团体能力的判断或对完成即将到来的工作的集体能力的评价。本文所研究的集体效能,并非是一个个个体效能的总和,而是每一个个体对于个体效能总和的判断。这其中既会涉及到个体对于集体能力的综合评估,也会涉及到个体对于集体的信念等因素。对于集体效能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尤其是在体育领域,早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团队能力的主要指标。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生集体效能培养价值

    第一,通过对学生集体效能的培养,可以强化团队的战斗カ。近些年来,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动力,很多小学都参与了各种校际比赛。积极强化学生对于集体效能的建设,可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志,从而引导学校团体取得更好的名次,这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学生的体育运动动力。第二,在小学阶段积极地展开集体效能的培养,也可以优化学生之间的关系。受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也开始呈现出目标多元化的特点。而借助于小学生集体效能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于小学生的性格陶治以及社交能力强化都有着一定的价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增加对集体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有助于让小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学生集体效能培养策略

    (一)重塑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集体的认同

    教师积极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层面上对于集体的认可度。比如,班级或者学校里组织了一支足球队,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强化集体荣誉感,从而让学生加强对于集体的热爱和倚重。借助于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个体对于集体的信赖感增强,对于提升集体效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再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集体其他伙伴成员的优势。在每一个体育集体组织中,成员们都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切磋学习,借助于这一形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也能够让学生认同集体,依赖集体,对于集体效能的培养来说也具备积极的意义。

    (二)优化教学形式,合理安排学生进步

    在展开对学生体育集体效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从思想意识上强化学生对于集体的高度认同感之外,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个体体能进步。而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能够采取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首先,教师需要能够給每一个学生以合理的角色安排。对运动集體而言,要想实现更为理想化的运行效果,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以合适的角色。学生的角色安排合理得当,就能够对集体产生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在展开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更为合理的发展进步目标安排。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的成长期,而且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也是不同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就更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成长方案,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快速进步。

    (三)利用体育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

    大部分体育运功技能的练习都是相对枯燥的,同一个技术动作需要重复多次才能达标,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利用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投篮与运球是需要学生掌握的运动技巧,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投篮时采用活动篮筐、投篮晋级发的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投篮技能,实现投篮教学的目标。而在运球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引人游戏竞赛,游戏规则如下: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每次由一名学生应战,双方队员各运一个篮球,由起点运至终点,然后快速返回与第二名学生击掌后,第二名学生方可运球。在运球的过程中,可以拍击对方篮球,且要保证自己的球不掉落,一旦掉落则要重返起点,在规定时间内,运球数量多者为胜。这样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运球比赛中,学生的运球技能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升。

    (四)自编自导预留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和展示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并通过有效的学习互动,使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可以更加全面。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展示预留空间,让学生可以积极进行创造和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让学生真正认为体育课堂是有价值的,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编排一些舞蹈动作或节律性体操。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体育的韵律美、节奏美,并让学生明白体育对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舞蹈编排的方法,如“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让学生自主先进行一些简单动作的串联,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太会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而是可以自主练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大家排成一定的队列,集中进行动作展示,增加动作的可观赏性,这样学生的创造才能就可以被有效发挥。

    另外,教师还要激励学生积极开展一些创新性尝试,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编排一些体育游戏,改变单纯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结合课下开展的跳格子游戏就自主编排了“大渡河”游戏。在地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的20米长,30米宽的线作为大河的两岸,在河的对岸放置一些实心球,将它视为目标。在河这边,有学生开始向对岸出发,应用绑带,进行二人三足的比拼活动,由慢跑逐渐过渡到中速跑。这样一种组合游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学会控制身体倾斜的高度,抬脚的速度,防止刮伤其他同学。这种全身运动的比赛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四肢协调性的发展,而且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被有效带动,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根据学生身心负荷承受限度,科学合理规划体育课堂内容,让小学生在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出核心素养。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锻炼他们的意志,磨炼他们的身心,逐渐在体育学习中具备良好的约束能力,实现集体效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昱嵩.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35):75-76+79.

    [2]邹南朋.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94.

    [3]刘晶,吴家维.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格的有效培养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2: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