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学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范文

    赵凝 陈静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福州方言的教学方式与文言文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了一个学期的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在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内容理解”、“文学常识”和“翻译”等维度的得分,较之实验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认为,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福州方言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福州方言是闽东话的代表,流行于福州市和附近县市,覆盖面占福建省面积五分之一。福州方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语词丰富、语体多样、语流音变复杂,是保存中古音(或称唐音)最多的方言之一。据考察,福州方言不管是语法还是表达方式等,都具有文言文的特征。

    文言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具有高度凝练和简洁、抽象韵味的特点,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掌握,不但能提高生活的品质,也能提高生活中的沟通效率,然而无论是在学校教学中还是生活运用中,文言文的理解与运用,都是一大难点。因此,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是语文教师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由于福州方言具有文言文的特征,福州地区的学生由于常年接触福州方言,因此,如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对于语文课堂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有帮助的。

    本研究欲通过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探讨其对文言文教学效果,以期为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提供实证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被试

    基于方便取样的需要,本研究选取福州第十四中学初二年级3个教学班级的126位在校学生为研究被试,其中男生72人,女生52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为了解中学文言文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文言文”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相关研究论文,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可作本研究因变量的指标,即文言文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内容理解、文学常识、翻译。

    1.2.2实验法

    (1)实验设计。出于研究能力的考量,本研究采用前实验设计中的单组前后测设计。前实验设计师最为原始的一种实验设计,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没有控制。具体的设计模式为: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2)实验过程:

    在开展本教学实验前,先对被试学生的文言文成绩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并把摸底测试的成绩,保存作为本实验的前测数据。

    前测后,开始本研究的教学实验,并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后,对被试学生再次进行文言文测试,把测试成绩保存作为本实验的后测数据。

    对教学实验前后测的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和效应量分析,以分析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对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在前测后,教师在进行教学实验时,与教学实验前相比较,除了“是否渗透了福州方言进行教学”有差别之外,其余都与教学实验前无差别。

    (3)“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及其教学要求。本研究的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特点,在教学讲解过程中,联系福州方言的特征,采用福州方言的一些语法、语音常识、翻译规则和断句方法等,帮助学生理解中学语文文言文中的断句、文学常识、翻译规则等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文言文所蕴含的深厚底蕴的理解和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进行渗透福州方言教学时,教师应注意:

    ①在进行渗透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文言文中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知识点与当前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

    ②在进行渗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体味和感悟中国先哲作家的富有抽象韵味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

    ③在进行渗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中华文化常识的积累,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通过与福州方言的联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积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1.2.3访谈法

    为了解被试学生对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的心理接受程度与体会,于实验研究后,对学生进行访谈。

    1.2.4数据统计法

    本实验研究的学生文言文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D13.0进行统计检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实验前后被试学生文言文测试成绩的差异检验

    对实验前后学生文言文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具体结果见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施“福州方言渗透教学”的实验前后,学生在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文学常识”和“翻译”等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在“内容理解”的维度上,教学实验前后的差异达到了高度的显著性。据此,可以认为,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效果。

    2.2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实验前后被试学生文言文测试成绩变化的效应量分析

    为了了解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对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大小,对实验前后被试学生文言文测试成绩变化进行效应量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效应量分析是为了考察实验因素引起实验指标变化的量的大小。根据效应量的判断标准,从表2可以看出,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实验对学生的文言文的“内容理解”和“翻译”维度,效果中等,而对于学生的“文学常识”,则有较大的效果。

    2.3被试学生对“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教学”的接受程度的分析

    学生参与课程的评价,作为新课程的亮点之一,体现了课程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基于学生的经验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基本属性。

    为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渗透福州方言的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和感受,对被试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

    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渗透福州方言教学”的课堂“有趣、有意思”;有93%的学生认为“能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学到很多有意思、有用的知識”;有96%的学生认为“原来文言文这么有意思”等。

    从这个现象来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并且认为渗透了福州方言教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更多生活中能应用得到知识,也了解了原来生活中语音,有着这么大的魅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福州方言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促进了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文学常识的积累以及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翻译规则的掌握和翻译技能的提升。

    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文言文进行教学,普遍持接受和欢迎的态度,也认为通过这个方式,能学到更多有意思的知识,提高了自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2建议

    由于福州方言的特征,在福州地区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文言文中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知识点与当前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体味和感悟中国先哲作家的富有抽象韵味的语言体系和表达方式,注意让学生积累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1.

    [2] 张丹.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7.

    [3] 佟立纯,李四化.教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

    [4] (美)萨尔金德(Salking,N.J).爱上统计学[M].史玲玲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