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物理实验室公共科普平台构建探索
范文

    摘要:在高校教育教學的过程中,展现高校的社会服务性也是其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责任。高校在完成基础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有优势对公众展开学科服务科普类活动,这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具体物理学科的实验内容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建立公共的科普平台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性,并且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科普活动模式。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物理实验室公共科普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室;公共科普平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9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针对科学素养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强,同时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导致高等学校具有更加丰富的科普资源。高校在进行科学素养工作的开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性能,结合学科特点、利用科普的形式,将科学素养等工作进一步的深入普及到中小学当中,协调中小学来展开素质教育。结合互联网来进行公共科普平台的构建则是高校物理学科实验室展现自身学科风采弘扬物理实验精神的有效途径。

    1 传统高校物理学科科普方式分析

    传统高校物理学科在进行科普服务时主要是结合科技馆、博物馆以及企业、学校内部现有的实验器材来展现,多采用实物陈列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参观者处于一种被动的输入模式中,在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弊端。

    科普门类单一并且受时间地域限制影响较大则是采用以运营场馆为载体的科普方式的弊端。不仅如此,主题场馆基本上为了保证其输出文化的集中性则会尽可能围绕某一个知识领域来进行建设,这使得参观者所接受到的信息相对片面。部分学生如果想要有针对性的去了解某一区域的知识就可能由于地域及时间分配等问题无法及时到展列馆内进行参观学习,进而给科普工作造成较大的不便。

    其科普知识展示的方式并不全面不利于知识的深入摄取。一般情况下,科普场馆为了保证各个年龄阶段的参观者都能初步了解所展现的内容,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当中倾向于选择相对较为的浅显的内容。同时多以文字、简单科普视频等方式来对具体的实验器材进行介绍,这种方式只能使参观者对所展现的物理设备及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笼统的概念,无法给参观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

    2 利用互联网来进行物理实验室公共科普平台的构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手一部手机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更加便捷。将高校物理实验室自身的科普工作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不仅能够拓展其科普渠道,还能更好地拓展其科普效果。

    2.1 高校物理实验室公共科普平台与自媒体宣传媒介进行融合

    随着诸多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延展出了很多发展方向。而高校物理实验室在进行科普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网络技术构建自媒体平台,生动形象地展现物理学科动态及研究内容。这不仅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帮助物理实验爱好者们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进行探索。自媒体的宣传媒介主要指的是微信公众号,以及相应网站、博客等社交平台,其自媒体特性更加符合新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自媒体平台的便捷以及灵活的性质使得其在进行科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使阅览者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时间来对物理学科的进展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将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趣闻进行结合的排版方式还能够更好地吸引大众对于物理学科的关注。自媒体平台的资源展现为观众提供一个浏览学习的机会,使其能够有选择地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地探索。

    2.2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系统平台

    由于高校物理的特殊学科性质,物理实验在进行构建的时候仅凭文字的演示是很难帮助浏览者对相应仪器的功能以及使用原理进行深刻理解,而采用互联网技术并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能够使参观者在计算机上通过自己的虚拟操作来掌握各个仪器的使用方式,同时还能够将多种仪器进行配合构建有趣的连锁物理实验,从而增加了其物理实验器材的可玩性以及探索性。其次,虚拟仿真系统也避免了在现实场所科普过程中因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局限,尽可能地减少仪器消耗,仿真环境也能够很好地为参观者营造深生动有趣的科普氛围。

    2.3 结合微视频来推进高校物理实验室的科普

    制作科普微视频主要是通过短暂的视频形式来有针对性地深入剖析某一个科学原理。微视频这种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地对所科普的物理实验内容进行筛选,同时为了保证其视频的传播效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出物理的学科魅力,特别强调其语言表达的风趣性以及视频创作和大众生活的相关性。大量公式计算的学科特性使大众普遍认为物理是一个难度相对较高的学科,这一特性导致许多人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并不是那么的高昂。而微视频结合物理实验的特点,通过融入学生们最喜欢的视频方式进行讲解,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科学知识点简单风趣、通俗易懂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达到科普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高校的社会服务性质,结合目前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技术来对物理的演示与探索实验进行展现,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之,更好地提高科普的效率,扩大科普的影响范围,从而使物理学科的魅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丽晖. 互联网 + 时代科普信息化建设问题思考 [J].中国新通信,2018,20(22):39.

    [2] 陈晶. 以“四个着力”构建“互联网 + 科普”服务新模式 [J]. 大庆社会科学,2018(5):102-103.

    [3] 曹旭. 加强高校科普教育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 [J]. 中国高校科技,2017,10:13-15

    [4] 张屏, 谌宝菊. 高校物理开放实验室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00(012):89-90.

    作者简介:

    王晓丽(198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1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