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张琪 摘要: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一些高中逐渐将其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当中,并且在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而这些学科中便包括高中数学。相比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优点,对于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微课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中将其引进并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163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新课改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以碎片化形式呈现出来,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优点,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颖个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需极力借助微课优势优化教学形式,分解教学内容,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而生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微课的特点 (一)教学时间短 微课的特点在于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学习的注意力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微课通常也就是5~8分钟,与传统的时长40分钟的一节教学课相比较,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能简化教学流程,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黄金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自由灵活性高 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对相同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传统形式的授课方式下,相同的时间内,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面面俱到。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下一堂课又讲新的内容,日复一日,长此以往,没有学懂的问题像滚雪球一般,累计得越来越多,使一部分学生进入了“学困生”的行列。现在,利用“微课”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对上课过程中没有搞懂的问题,学生可借助微课答疑解惑,查漏补缺,巩固强化,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地进行学习。这种随时随地学习的方式,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避免了传统课堂的枯燥与乏味,按需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更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发展。尤其对于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图像功能,提高授课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通过在黑板上略写题目要求和解题思路,再通过语言讲解进行授课。然而一些抽象类的题目却难以保证授课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在讲解后仍存有疑惑,致使知识掌握程度大打折扣。而微课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面对这类题目时,任课教师可以引用微课技术将复杂的题目解答过程提前录制出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像绘制和多维阐述引导学生解答题目。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学生时常因为题目图型过于抽象而难以产生完整的认识,尤其是对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时任课教师可以课前,运用MATLAB等画图软件直接将很多抽象的立体图形的三维图像绘制出来,然后在录制自己的微课堂时将这些图像导入其中,接着在微课程录制的过程中将与这个三维图像相关的话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着更加具象化的图形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效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率、高质量。 (二)精准把握数学概念,提高预习效率 数学科目对于大多数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不仅仅是因为课程难度较高,还涉及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准确、不会高效复习等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课前预习环节经常被忽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初次接触新的数学概念,致使对知识的初次掌握度并不乐观。在微课引入课堂教学后,任课教师可以将下一节课的新知识提前录制成一个5至10分钟的微视频,将视频发送在班级公共学习平台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料,使学生的预习可以直奔主题,变得更高效,目标也更加明确。 学生在学习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前,任课教师可以在微课录制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数学概念,提高自主预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函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在微课录制过程中充分结合函数图像和教材实例,把抽象概念化具体图像,化虚为实,让学生能够快速区分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对y=logax(a≠0)与y=ax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利用视频演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线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了更加宽广的发挥空间,在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的同时,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丰富,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用黑板和粉笔逐步推演的枯燥氛围,而是引入视频演示的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在这过程中也重视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努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 (四)突出课程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框架中存在着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常常会忽略,除此之外,由于距离授课时间过长,很多学生在复习时对课程重点难点的知识已经不再印象深刻,对复习效果影响很大。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时长较短、内容重点突出”的特点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重难点和微小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放在班级学习平台上供学生反复观看,以期达到能够熟练掌握的境界。 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中发现,在考试来临之前很多学生依旧依赖题海战术,不仅没有夯实知识基础,还会无故地浪费复习时间。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的记忆混淆或记忆错误的现象,在试卷反馈中可以发现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全是错误的,导致卷面上涉及到这一部分的题目全部做错,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课程重难点的讲解进行录制,让学生在考前或平时复习的过程中用少量时间回忆起更多的内容,实现高效率的复习效果。 总之,微课在提高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有较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需要设计、应用好微课,经常用、坚持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丹.用好微课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摭探[J].成才之路,2018(28):98. [2]林清龙.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7):82-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