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
范文 | 吴志彬 摘要: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难的地方既在于内容的更加综合性:几何、函数、方程……也在于学习难度的加大:往往解一道题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空间想象、作图、计算等多项能力,并且往往涉及多个层面需要学生抽丝剥茧才能真正将一个知识点吃透,将一个问题彻底解决。因此在学习上如果缺乏有效的方式,许多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很难找到切入口,从而顺利踏上初中数学的学习旅程。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立足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导学法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课堂;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228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无论是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内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还是对问题按照由浅入深来分层让学生能够逐步探究,亦或是与生活、社会结合让数学生活化,锻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助益。教师需要根据目前教学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在对问题导学法理论和应用方法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有所针对地进行应用,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个体发展 每个学生因为性格、环境、年龄、经历等因素导致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两极差异经过小学几年的学习已经在许多学校的初中阶段暴露出来。尽管如今新课改已经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整体发展,许多教师也在积极努力缩小两极差异。但由于要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制度、班级与班级之间考试的头名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不少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仍旧存在赶进度、只关注大部分学生或少部分优秀学生的情况,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全面关注,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缺乏针对性引导。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主要有教师个人魅力不足、教学方法无趣、学生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这里的教师个人魅力,主要是由于教师自身对待学生的态度、性格甚至穿衣打扮对学生的影响。比如个别数学教师认为数学逻辑性严密、规则性强,因此也下意识用严肃、刻板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有的教师自身不注意卫生,或者在学校穿着不符合教师身份的服装,也会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学生的心理因素,则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同学、教师、环境等对其长期影响下慢慢形成的一些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导致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合理应用 (一)契合教学主题,引发学生主动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设置。用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触发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然而然地思考接下来可能的情况,自动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关于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内容,涉及到相交线定义与性质、各类角的名称及特点、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等内容。如果只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来掌握相应的内容,一方面大量阅读材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打击学习积极性,并且各人对文字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难保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师就可用问题导学的方法让学生跳出对材料的阅读,而是通过探究的方式对以上内容进行掌握: 1、每人将两支笔交叉,然后观察与之有关的所有情形,包括交点数量、夹角大小、相邻角度的关系等。然后在本子上画一画,用量角器测量一下,将度数写出来; 2、选择已经相交的两条线a和b中的一条,然后画一条平行于a并且和b相交的线c。然后对交点数量、所产生的所有夹角进行测量和观察。 3、擦掉b,观察a和c,用直尺测量一下二者之间任意位置面对面两点间的距离,看看有什么发现。反过来先画相同距离的两点然后再画平行线,观察并描述自己的发现。 这样,教师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后还要对学生的消化情况进行了解,若大多数人不掌握还要进行复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然后在探究的同时从帮予以指导和点拨。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来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就能快速掌握与平行线和相交线定義、性质有关的内容。 (二)分层设置问题,契合学生需求 如上文所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需遵循分层设置的规律。一方面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探究的过程,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最终完全解决掉大问题。另一方面则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对应层次的能力训练,使学生整体获得全面提高。并且在分层之后,教师也需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关注,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比如在教学生学习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内容以及解题方式的时候,就可先将二次函数的定义、三种常见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图像和性质的内容,创设问题探究情境,让学生按照定义学习、图像观察、图像与解析式结合观察、综合分析性质的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问题探究,最终完成对应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而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还可针对学生所表现的不同优势,比如部分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强,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强,则教师可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方程思维等方式来进行解题。将其优势进行发挥,调动其更高的学习热情。 结语 问题导学法作为广受众多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在各个教学阶段都有广泛应用。初中数学相比小学而言难度和广度上都有明显延拓,需要教师站在更综合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学习进步,在遵循教学目标,契合学生需要的前提下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峰云.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新课程,2020(32):98. [2]房丽新.巧借问题导学法,强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70+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