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湖湘歌唱经典审美品格初探
范文

    蔡远鸿 张雄

    [摘 要]“歌唱经典”一定是经得起反复听赏的精品。“歌唱经典”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听之不厌的、歌唱特征明显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超越了认知价值而在追求审美价值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等几个方面。“湖湘歌唱经典”都具备如下三个特征:浓郁的地方性、广泛的受众性以及审美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 歌唱;湖湘文化;歌唱经典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0-0014-02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序号731)。

    [作者简介]蔡远鸿(1965—?),男,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雄(1997—?),男,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本科学生。(岳阳?414006)

    “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精神。换言之,“湖湘歌唱经典”则是指体现着三湘地域的音乐文化精神,同时折射出湖湘文化精神的歌唱作品。“湖湘歌唱经典”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想通过对湖湘歌唱经典的教学与传承研究,理解这么几个问题:一是能够认识到地方民间歌唱作为本源文化的意义;二是在对“湖湘歌唱经典”进行梳理筛选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进行一些表演教学与传承;三是能够对“湖湘歌唱经典”的审美文化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湖湘歌唱经典”最典型的是用湖南题材创作的经典作品。比如白诚仁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小背篓》等,用的是湖南的音乐素材和特色唱法;这类作品中包括一些典型的湖南风格的歌曲,如《采槟榔》《浏阳河》等。还有就是湖湘的经典歌唱家们,用他们的富有湖湘歌唱审美品格的歌声演唱的作品,比如李谷一的《乡恋》《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雷佳的《芦花》《好儿好女好江山》,宋祖英的《望月》《大地飞歌》《好日子》,张也的《山乡小渡船》《高天上流云》,吴碧霞的《苗岭的早晨》,王丽达的《亲吻祖国》《沂蒙山我的娘亲亲》,等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成长起来的歌唱家群体,其作为“经典”的形成是不能脱离时代的,一定是与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宏大的政治叙事背景下,取得的成就[1]。正因如此,刘安煌认为“时代特色,是歌唱风格的主要因素。歌唱风格,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唱家。风格离不开时代,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歌唱家”。(《歌唱风格化》《中国音乐》1990年第4期)

    可以这样说,歌唱家的演唱个性的形成,是其与时代共性之间的两极张力中达成平衡的结果。因此,一批湖湘经典歌唱家对新型湖南特色民族唱法的探索,一方面,是作为湖湘儿女的艺术心灵悸动与个性追求;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与三湘大地时代大潮的“诗情共鸣”的结果。“对于当代中国的声乐研究来说,强化声乐研究的民族化走向,有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对于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拒斥和虚无主义态度,使中国的声乐研究、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更加自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更加扎实丰厚的民族文化内容;二是要使中国的声乐研究与当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与结合,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在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创造中提升和创造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声乐内容。”[2]这在湖湘歌唱经典的凝练与创作中是体现得很充分的。

    一、“辣”的嗓音本质特征

    如同湘菜一样,“辣”是“湖湘歌唱经典”的一个基本特征。何纪光的《辣椒歌》歌词“远方的客人你莫见笑,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然后细数辣椒的好处“去湿气、开心窍、健脾胃、醒头脑,更有那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高。莫看辣得你满头汗,胜过做理疗”,最后落实在“远方的客人哎你莫见笑,湖南人实在爱辣椒。就连这说话也带点辣椒味,出口哇哇响哎听起火撩撩。只要你仔细品味,你就会发现辣椒的后面,心肠好啊伊兹哟”。宋祖英的《辣妹子》,“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说话泼辣辣,辣妹子做事泼辣辣,辣妹子待人熱辣辣”,更是让人把“辣妹子”作为湖南女歌手的代名词。她们俏丽明快而又风情万种。

    说李谷一是“辣妹子”的第一人应该没有人有意见。她是从花鼓戏走向民歌的,然后大胆尝试新民歌的唱法改造。她用自己甜美的歌声与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听众。李谷一直爽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她经常把这个湖南的口头禅“吃得苦,霸得蛮”挂在嘴上。她早期的花鼓戏《补锅》《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乡恋》,利用气、声、字的结合“以情带声”,充分体现了民族声乐“声字结合”的艺术特点,声音像一股清新的风歌唱着时代的美好。50年的艺术历程,她一直坚持继承吸收并发扬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1981年来北京讲学的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基诺贝基,在偶然听到了李谷一的歌声后,认为这是他在中国听到的最科学的演唱,并且在离开中国之前要了李谷一两盘专辑带走了[3]。温婉如宋祖英,她的《大地飞歌》《爱我中华》《辣妹子》中也有充分的体现。王丽达的《亲吻祖国》《沂蒙山我的娘亲亲》的张力与激情也是这方面的印证。

    二、戏与歌的相辅相成

    最有代表性的湖南民歌,当推20世纪30年代黎锦光根据湖南民歌《双川调》创作而成的《采槟榔》,以及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戏戏歌《浏阳河》。如果还要增加,就是亦戏亦歌的花鼓小调《洗菜心》和《刘海砍樵》。

    优秀的湘籍歌唱家(如李谷一、张也、王丽达等)是唱花鼓戏出身的,受到了湖南传统戏曲或曲艺方面的系统训练,这使得他们很熟悉湖南传统戏曲或曲艺的唱腔唱法。何纪光、宋祖英都来自传统民歌盛行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较好地继承了湖南传统的民族唱法。另一方面他们之所以能够对湖南传统民族唱法加以发展、创新,还缘于他们都受到过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也恰如其分地借鉴了一些美声唱法的技巧,因而,在演唱湖南风格创作歌曲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也使得他们在艺术的个性与共性平衡中,能够更好地保持演唱的湖南特色有了技术的保证。

    三、自然本真的歌唱

    湖南境内山地、丘陵分布广泛,山歌成为当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歌具有即兴性强,唱腔悠长流畅,音调嘹亮的特点。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湘籍歌唱家以何纪光为代表,他在演唱《洞庭鱼米乡》之前,拜前辈“高腔”艺人为师,已经艺有所成,且具备了较为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演唱能力;张也唱《山乡小渡船》时,宋祖英在唱《小背篓》之前,都已经在剧团打下了扎实的舞台表演和演唱基础。

    他们都成功地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创作歌曲的个性化演绎来直接体现其演唱的湖南风格;他们在唱词方面特别注重歌词中的湖南方言和衬词特色,即便是用普通话演唱的版本,演唱时也总是在不违和的前提下,妥帖地夹带湖南方言特色的咬字吐字,以此来传达歌曲的“湘音”特色。二是他们还经常把这种方言特色的咬字吐字与歌曲曲调的运腔行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演唱富有浓郁的湖湘韵味和乡土气息。他们在演唱时总是声情并茂,注重以情带声和以声传情,因而不仅能唱出湘音湘韵,而且能唱出浓浓湘情。何纪光的湖南新型高腔山歌唱法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这样说,优秀的湘籍歌唱家们总能准确地捕捉到湖南风格创作歌曲的“湘味”,在演唱中能够把这些曲调与方言高度融合的歌曲表现得恰如其分,使得其演唱富有浓郁的湖湘韵味和乡土气息,准确地诠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湖南传统民族唱法的过程中,塑造了民族唱法的湖湘风格。以湖南风格的创作歌曲为依托,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演唱方法,即湖南风格的唱法。

    四、湖湘歌唱的质朴与深情

    “质朴”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所谓“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以此比照“歌唱的质朴”,湖湘歌唱家们的歌声大多呈现出“天真烂漫”“天然去雕饰”的歌唱样态。无论是李谷一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乡恋》,还是何纪光的《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宋祖英的《小背篓》《爱我中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张也的《山乡小渡船》《高天上流云》,吴碧霞的《苗岭的早晨》《山鬼》,雷佳的《芦花》《好儿好女好江山》,王丽达的《亲吻祖国》《沂蒙山我的娘亲亲》,都体现了这样的艺术特点。

    “湘女多情”,从“歌唱的质朴与深情”的意义上说,湖湘女歌唱家们在中国歌坛可谓“一枝独秀”。“质朴与深情”是相互关联的。她们的演唱体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质:一是声音都有非常好的“辨识度”。她们的歌声犹如“黄莺出谷”,如前开列的歌单,或首唱或翻唱,都能很好地展示自身個性化的声音与特色,唱出自己的浓浓湘情。二是俏丽活泼的共性。《洗菜心》是她们都唱过的最有湖南传统民族特质的作品,也最能体现“湘女”俏丽活泼的共性。三是对时尚追求与探索。湘籍女歌唱家都勇于探索,尝试“跨界”。李谷一的“气声”《乡恋》,吴碧霞“民美贯通”,方琼对“海派”风格探索与继承,对音乐剧的融通及对“美声意义”上的作品的民族化演绎,如《我像雪花天上来》,都独树一帜,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结?语

    总之,湘籍歌唱家群体,在家乡山水的浸染下,在对老家湖南的“想象”中演绎了自己的个性与风采,也展示了自身对歌唱的追求,为我们伟大的时代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在成就了一批湖湘歌唱经典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作为经典歌唱家的地位。

    注释:

    [1]蔡远鸿.清响遏云的歌声——论吴雁泽的歌唱艺术[J].当代音乐,2017(20):6.

    [2]蔡远鸿.当代中国声乐学派的研究视域[J].人民音乐,2007(08):86.

    [3]牛毅蓉.李谷一歌唱艺术特点系列研究之一[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3):68.

    (责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9: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