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的思考
范文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音乐事业高速发展,因此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课程建设来优化教学,培养更多的合唱指挥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结合现状分析我国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的现状,然后重点探究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的建设,希望可以借此给我国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3-0032-02

    [作者简介]刘志刚(1972—?),男,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讲师。(晋城?04802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有了更高的文化需求,各类合唱比赛活动的开展更加频繁,所以需要更多的合唱指挥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它的人才培养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重要内容的,所以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要重视指挥课程的建设,通过课程的改革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就业水平显著提高,而且还能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1]。

    一、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的现状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建设还不够完善,大多是参考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随意性较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导致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区别,包括生源和课程设置等都存在差异,单纯的照搬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具体而言,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随意性较强

    高职院校在开展合唱教学时,整体的随意性较强,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均由任课教师直接指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让主观因素对教学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法有效保证教学的质量。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较为单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搭配不够科学,学生在毕业后的综合能力不满足需求[2]。

    (二)教材选择不当

    当前高职院校的合唱课程大多选择音乐学院或者本科的教科书,然而这类教科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整体的难度较大,无法有效适应。

    (三)教学方法欠缺

    对于合唱指挥的人才培养而言,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激发起潜能,使之可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缺乏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创新。这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教学方法的欠缺,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二、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的建设分析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不同,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必须要明确定位和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更为顺利。从高职院校本身的情况来看,其合唱指挥培养的人才大多是用于企业单位的文艺工作者、各类培训机构以及学校的老师等,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相比于本科要低,在进行教学时要从综合素质入手进行提高,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然后结合课程时间来确定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合唱指挥课程制定相应的指导文件,以此来统一教学的目标,同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搭配做出安排,明确考核的指标和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能让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公平。

    (二)完善教学内容

    对于合唱指挥的课程而言,它的教学包含了多个方面,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时,一定要完善教学内容,形成科学的互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而且也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结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合唱指挥课程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系统的声音训练和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这两方面的搭配能够让学生对音色的处理能力更强,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把控,提升其音乐理论的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这两方面课程的培养下,学生就能初步具备合唱作品创新和改变的能力,不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3]。

    实践教学是合唱指挥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合唱实践教学大多缺少合唱的对象,学生更多的是练习枯燥的指挥动作,这就让实践教学停留在表面的程度,无法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后续的合唱指挥课程可以和课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借助演出、整体排练等形式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指挥中感受和改进,提高其应变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现在的教学方式更为多元化。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仍然是以集体授课为主,而且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针对这一方面可以做出相应的改进,例如小组教学就是很好的方式。在教师进行基础的讲授后,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互帮互学,这样就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另外,这种形式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在小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让指挥与合唱完美地结合,形成课堂实践。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践,通过实际的指挥活动,学生不仅能克服紧张的心理,同时还能有效检查自己学习的成果,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小型的合唱指挥音乐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不论是台上指挥还是台下观摩的学生,都能从中吸取到经验,当然在各类比赛中,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定期的合唱指挥事件并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上台的机会,所以还要有效利用校外合唱指挥活动,由学校组建小组为外场表演提供指导,这样他们也间接或者直接参与到了合唱指挥的实践中,有利于其能力的提升[4]。

    (四)学生考核的完善

    学生的成绩考核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由学生指挥某一作品,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分数,然而这种方式过于片面,并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大多是临阵磨枪,不能有效地理解音乐作品,所以对于考核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针对高职院校合唱指挥课程的考核改革,可以从分阶段综合考核方面入手。首先要将学生的日常成绩纳入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上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外实践情况等内容,这样就可以让整体的考核更为公平公正,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其次,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也要分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场指挥时间进行考核,同时也要考核现场指挥的相关理论基础,这样才能让考核的内容更为全面,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5]。

    (五)现代化设备的引入

    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合唱指挥教学为例,通过一台计算机就能模拟出多种音乐的合集,这样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就能直接应用,而且相应的成本也较低。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而言,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极大地简化过程,让学生得到最为真实的模拟,极大优化了教学的过程,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当前我国对教育事业十分关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设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化设备以及软件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足,而且也未能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现在智能设备的效果。以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为例,相关的软件完全可以自主研发,根据需求来订制各类功能,以此为学生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是直接购买,因此一些功能并不与实际需求相符[6]。当然,更为先进的VR技术等也可以逐步引入到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加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7]。

    结?语

    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从社会的需求入手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为优质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合唱指挥课程还有诸多问题,主要是存在教学随意性强、教材选择不当与教学方法欠缺。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学生考核的完善以及现代设备的引入五项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注释:

    [1]辛?颖,张晓丹,何?颖.谈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改革与构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52—54.

    [2]尹?斌.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教学[J].音乐时空,2016(10):146—145.

    [3]王菲菲.关于高职音乐专业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05):200.

    [4]王琼儿.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初探[J].大舞台,2014(08):211—212.

    [5]于海涛.关于高职高专音乐专业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10):262—263.

    [6]周文坚.高职“合唱与指挥”课程改革初探[J].艺术教育,2008(08):44—45.

    [7]Matías I. Muoz,Maricel Quispe,Manuel Maliqueo,Mario Penna. Biotic and abiotic sounds affect calling activity but not plasma testosterone levels in male frogs ( Batrachyla taeniata ) in the field and in captivity[J].Hormones and Behavior,2020:118.

    (責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3:36:39